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酱大排的杀菌条件与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解决酱大排保藏困难、容易变质的难题。方法 通过测定低温条件下的杀菌曲线及杀菌强度(F值), 研究不同杀菌条件对酱大排微生物、质构、色泽、感官的影响, 为酱大排选择最合适的低强度灭菌方案并分析了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 依据85、90、95、100℃下的灭菌曲线, 选择F值为5、6、8 min, 保温实验表明3种F值的产品均未胀袋, 但5 min、6 min下的菌落总数超出安全范围, 货架期较短, 选择F=8 min。对采用不同的杀菌时间温度组合进行灭菌的产品进行了色泽、质构及感官指标的分析, 发现色泽在95℃的灭菌温度下指标较好, 而质构在95~100℃的灭菌温度下均较好, 且消费者对于95℃的灭菌温度下喜好度较高, 因此确定选择95℃、23 min的灭菌条件。在4℃冷藏过程中, 相比于普通包装, 真空包装能够有效减缓品质劣化, 并且具有较高的感官评分。结论 选择F=8 min, 95℃、23 min杀菌条件结合真空包装, 可以延长酱大排的冷藏货架期并保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对发酵牛蒡茶渥堆发酵工艺条件进行探究,以可溶性糖和总黄酮为特色指标,研究发酵量、水分含量、温度、时间、接种量对发酵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最优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量为1 000 g,含水量为40%,温度60℃,接种量3.5%,渥堆发酵时间21 d,正交试验中4个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依次为含水量温度接种量时间。  相似文献   
3.
以紫薯-小麦混合粉为原料制作面条,紫薯粉的添加量分别为10%、30%,研究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PGA)对紫薯面条断条率和烹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GA对紫薯面条的断条率和烹煮损失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最适添加量为0.3%~0.4%。  相似文献   
4.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草鱼背肌白肉中骨架蛋白在冰藏条件下的变化,同时通过超微结构、剪切力、滴水损失率分析草鱼背肌组织精微结构和质构特性的变化,以期阐明草鱼骨架蛋白降解与鱼肉质构劣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调控冰鲜淡水鱼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冰藏21 d内伴肌球蛋白、伴肌动蛋白、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分别降解了76.10%、78.21%、71.14%;冰藏14 d后草鱼肌纤维明暗带模糊,Z带、M带被破坏,肌纤维结构出现严重断裂松散现象。冰藏10 d内剪切力由81 N快速下降至32 N,滴水损失率由1.6%增加至7.8%;将骨架蛋白的灰度与剪切力及滴水损失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剪切力与伴肌球蛋白、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滴水损失率与伴肌球蛋白、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灰度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骨架蛋白降解可能是草鱼在冰藏期间肌纤维结构破坏以及质构劣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与苯甲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苯甲酸壳聚糖酯,研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用红外光谱确证其结构,并分析产物的性质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0℃、时间3h、反应物(苯甲酰氯/氨基葡萄糖残基)摩尔比6∶1时,壳聚糖的C6-OH和C3-OH被酰化生成酯,该酯在多种有机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pH 3.5~7.5范围内,对受试菌种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pH 6.5时,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03%,对啤酒酵母的MIC为0.07%。这表明,苯甲酸壳聚糖酯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抑菌性。  相似文献   
6.
在前期对壳聚糖酶解液进行超滤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用相对截留分子质量为500Da的卷式纳滤膜对超滤液进行纳滤分离技术条件。以膜通量、氨基葡萄糖脱除率、电导率和pH值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滤液pH值等工艺参数对壳聚糖酶解液纳滤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纳滤分离的最佳操作参数为:操作压力0.50MPa、操作温度35℃、滤液pH 3.0。对纳滤分离后得到的产品进行分析:氨基葡萄糖含量1.21%、灰分含量0.15%、聚合度为3~6的壳寡糖含量70.25%,产品得率70.12%。  相似文献   
7.
以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苯甲酰氯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苯甲酸乙酰氨基葡萄糖酯,用红外光谱、液质联用证实了其分子结构,并分析了产物的溶解性、熔点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0 ℃、反应时间3 h,苯甲酰氯/N-乙酰氨基葡萄糖摩尔比为4:1时,经提纯得到合成产物,合成产物主要为三酯。该产物在多种有机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其熔点温度为171~175 ℃;抑菌活性随浓度升高逐渐增强,在pH3.5~7.5范围内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不同pH时,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分别为2.4~2.6、1.4~1.6、2.0~2.2、1.8~2.0 g/L。  相似文献   
8.
以紫薯-小麦混合粉为原料制作面条,紫薯-小麦混合粉比例为1︰9,并添加一定量增稠剂以改善紫薯粉加工性能。研究添加海藻酸丙二醇酯(PGA)、黄原胶2种增稠剂对紫薯面条品质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增稠剂对紫薯面条的最大拉伸力和烹煮损失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随着PGA和黄原胶添加量的增加,紫薯面条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呈下降趋势。综合评价2种增稠剂对面条品质的改善效果,添加黄原胶的效果要略好于添加PGA,且最适添加量为0.3%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接种复合菌对发酵鲢鱼成熟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作者对发酵鲢鱼成熟过程中的菌落数、pH和总酸、生物胺、总氮(TN)、游离氨基酸(FAA)、硫代巴比妥酸(TBA)、游离脂肪酸(FFA)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混合菌种组的微生物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发酵成熟后,接种组中的总酸、TN、TBA、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H、生物胺质量分数低于对照组;FAA质量分数在成熟第6 d达到最高,接种组达到0.030 5 mg/g,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组中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GC-MS的结果显示接种组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中醛类、酮类和酯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见,复合菌种对发酵鲢鱼成熟过程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其安全性,并促进了发酵鲢鱼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