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2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采用过程模拟和过程分析,并运用夹点方法原则和优化技术,对某硫酸盐浆厂进行了能源分析.分析表明,热交换器和供水线路的改造可节省15%的能耗.在未漂浆洗涤和漂白以及包括水槽和水加热系统的辅助加热系统上,均有可能降耗.  相似文献   
2.
将富含纤维素的旧报纸先进行润胀、打浆,然后冷冻干燥,得到旧报纸气凝胶(WNA),利用高温热分解的方式处理WNA制得旧报纸碳基气凝胶(C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CA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A的密度(0.0348 g/cm3)较低,动态接触角为129.8°,表明CA的疏水性能优异。FT-IR结果表明,与WNA相比,CA中羟基、烷基及糖苷键等官能团含量减少。SEM分析表明,CA的纤维宽度在8~10 μm范围内,其具有连续纳米多孔三维网络结构。XRD分析表明,纤维素的结晶区受到破坏,导致无定形碳的形成。CA能高效、快速地吸附有机溶剂和石油化工产品,吸附量可达自身质量的21~37倍。利用燃烧的方法可将吸附的物质从CA中分离出来并对CA进行回收。经过6个吸附/燃烧循环过程,CA对甲醇和硅油的吸附能力分别是原吸附能力的83.9%和86.4%,表明CA可实现多次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将线性聚丙烯酰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进行支化改性,从分子结构的层面探讨了支化聚丙烯酰胺作为纸张增强剂的作用机理.通过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乌氏黏度计对改性前后聚丙烯酰胺的官能团结构、热稳定性和黏度性质进行表征.支化改性后聚丙烯酰胺的环氧基和氢键数量增加,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生了改变,改性后聚丙烯酰胺的黏度...  相似文献   
4.
对原有1760/250长网多缸纸机进行升级改造。改造部分包括流浆箱、网部、压榨部、传动系统、压光系统等;改造前纸机车速很难突破300 m·min-1,改造后车速稳定运行在350 m·min-1,吨纸用蒸汽降低近50%。  相似文献   
5.
以芦苇预水解废液中分离的半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醚化反应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取代度的阳离子半纤维素.讨论了醚化剂(阳离子试剂)和催化剂(NaOH)用量、反应时间及温度对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醚化剂与半纤维素质量比0.8、NaOH与半纤维素质量比0.08、反应时间2h、温度60℃时,可得到取代度为0.0217的阳离子半纤维素.通过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半纤维素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半纤维素大分子链上具有阳离子基团,证实了半纤维素确实发生了阳离子化反应.改性后的阳离子半纤维素添加到纸浆中对成纸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辽宁杨化学机械浆长纤维组分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成纸的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以碱性过氧化氢为改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改性条件进行探讨,并通过电镜观察改性对纤维表面状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条件为NaOH用量2.5%,H2O2用量4%,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0min。处理后长纤维柔软性、润胀性、亲水性均有所增加;纤维表面产生了大量的亲水性基团羧基;将改性后长纤维按比例重新加到原浆中,成纸的强度比对所有组分进行改性得到的浆料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抗张指数由32.5N.m/g升高至39.6N.m/g,撕裂指数也从3.28mN.m2/g增加到3.48mN.m2/g。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用于废纸脱墨的实验室浮选柱装置。利用这套系统初步考察了浮选柱用于浮选时的一些特点和性能,如不同的空气流量以及浆料流量下脱除胶黏物和灰分的能力。实验发现,即使在空气贮藏量较低、浮选柱气体流量0.4m3/h时,胶黏物去除率也能够达到83.4%、灰分去除率在50%以上。实验证明这套浮选系统对胶黏物去除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实习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对人才培养的一些弊端和不适应性,同时对新的毕业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总结了适合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方式,即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结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毕业实习效果,满足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碱回收绿液对杨木木片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后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脱木素反应历程及NaOH的消耗过程。研究表明,采用绿液预处理后,杨木木片得率为73.1%,木素脱除率为32.54%。预处理后的蒸煮过程中,在初始脱木素段,木素脱除率为14.52%;在大量脱木素段,木素脱除率为42.62%;残余脱木素段,木素脱除率仅为3.41%。这3个阶段的木素脱除率比传统硫酸盐法分别降低了3.55、19.38和9.11个百分点。NaOH几乎全部消耗在蒸煮初期和大量脱木素段,这2个阶段NaOH分别消耗了57.71%和42.29%;Na2S质量浓度在蒸煮初期逐渐减小,蒸煮的中后期又逐渐增大。绿液预处理硫酸盐法蒸煮不仅能提高脱木素选择性,还能提高蒸煮后浆料得率(达到50.8%),比传统硫酸盐法浆料得率(47.9%)提高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碱法脱墨带来的污染不可忽视,因此酶法脱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脂肪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漆酶的特性、脱墨机理以及复合酶的优越性,在阐述酶法脱墨优点的同时也给出酶法脱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