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6篇
无线电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介绍了有关3GPP2和3GPP互操作的网络架构,分析了3GPP2 UE通过WLAN接入到3GPP2核心网的PS域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实现3GPP2 UE通过WLAN接入3GPP核心网的实现方法,以便实现多种接入方式下的业务融合.  相似文献   
2.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地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环介导恒温基因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并初步建立荧光定量LAMP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根据LAMP方法的原理,设计LAMP检测引物,建立LAMP检测方法,同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及初始拷贝数的对数值与反应时间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评估。结果:使用LAMP引物可以在0.5h内完成检测工作;LAMP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高出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100倍以上,检出限达到1.72×101拷贝/反应,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平均实验间变异系数小于5%;反应时间与初始模板浓度的常用对数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4)。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木塑产品相关标准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木塑产品标准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印尼颁发的农业部长4号令对我国大蒜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利用改进的QuEChERS技术为前处理方法,优化了净化吸附剂的用量,建立了输印尼大蒜中5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中加入无水乙酸钠和正己烷饱和的乙腈(含0.1%乙酸)溶液,振荡后过滤,滤液经旋转蒸干,色谱纯乙腈洗脱、PSA-C18吸附剂组合净化,过滤膜后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在(0.1~1500)μg/L范围内,5种农药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仪器的检出限为(0.1~100)ng/m L,方法的定量限为(0.025~25)μg/kg。5种农药在各自3个添加水平下,在大蒜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4.3%~11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6.7%。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输印尼大蒜进行分析,满足输入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水产品中4种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并对市售水产品进行检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随机采集市售鲜活鱼虾121份,检测氯霉素、硝基呋喃类及其代谢物、孔雀石绿和恩诺沙星。121份鲜活鱼虾合格率89.26%。禁用药物中氯霉素没有检出,孔雀石绿(含隐性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及其代谢物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孔雀石绿的检出率较高,达到7.44%(9/121),最高检出值为621.6μg/kg;限量使用药物恩诺沙星检出率高达87.5%(49/56),但超标率仅为3.57%(2/56)。经过多年管控治理,氯霉素和硝基呋喃类药物已基本检测不到,限用药物恩诺沙星超标率也较低,但是廉价高效的孔雀石绿仍有检出,有必要加强监测和监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氨糖软骨素片中的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方法样品在酸性条件下(pH2)衍生16 h,经乙酸乙酯提取浓缩。经甲醇水溶液溶解过滤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试验过程中采用添加同位素内标法来补偿前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损失。结果在0.5、1.0和2.0μg/kg 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添加回收试验,4种代谢物的回收率范围为82.7~106.7%,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2.3%,检出限均为0.5μg/kg。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可用于氨糖软骨素片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三聚氰胺引发的宠物食品事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使人们对食品和饲料中三聚氰胺倍加关注.现有的三聚氰胺分析技术(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快速和低检测限的要求,但依然存在着前处理程序复杂、耗时耗人工、成本高等诸多缺点.因此亟需开发快捷、简便、低成本的检测技术.通过总结常规和新研发的检测技术,为开发快速检测食品及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及其相关化合物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