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连续法生产多孔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半连续法生产多孔淀粉的生产工艺.通过分批加酶和定时除去反应液中的葡萄糖,减小葡萄糖对酶活的抑制,提高酶的利用效率,在单因子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淀粉浓度40%,加酶量按理论水解55%淀粉的量,pH6.5,温度50℃,时间16 h,转速120 r/min,与连续工艺相比,反应时间从30 h缩短到16 h.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板初筛、平板复筛以及摇床筛选从腐烂木薯中筛选出一株产生淀粉酶活力较强的菌种AspergillusnigerX-01,所产生淀粉酶活力为142 U/mL,对其进行紫外和亚硝基胍诱变后,得到高产突变株Aspergillus niger N T G-4酶活力达到377 U/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65倍。  相似文献   
3.
Penicillium sp.X-1液态发酵生产生淀粉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Penicillium sp.X-1液态发酵产生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氮源及MgCl2对产酶有较大的影响,经响应面优化得到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42 g/L,豆饼粉30 g/L,MgCl216 mmol/L,在最优条件下酶活达到239 U/mL,与采用基本培养基的相比,酶活提高了7.5倍.  相似文献   
4.
虎林市有3.6万公顷草炭地尚待开发,开发草炭地有利于涝区治理.起“平原水库”的作用.在实行“以稻治涝”中,利用草炭潜没容重呈负值的特性,利用湿浸润的灌溉方法,发挥田间持水高达338%的特性种水稻,灌溉定额只有210m~3/亩,比井灌区平均用水量节水70%.水稻产量平均350kg/亩,既开发了泥炭资源,又达到治涝目的.  相似文献   
5.
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发酵饲料中的活菌数是保证其功能特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屎肠球菌发酵过程中的活菌总数,本研究以屎肠球菌为试验菌株,选用4种不同特性的酵母浸出物来考察其对屎肠球菌活菌数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酵母浸出物为唯一氮源培养屎肠球菌的活菌数,根据酵母浸出物检测指标找出影响屎肠球菌活菌的关键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主要提供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的酵母浸出物对屎肠球菌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游离核苷酸的含量是影响屎肠球菌发酵活菌数重要因子,通过外源添加一定量的游离核苷酸,厌氧培养12 h,获得的最终活菌数为176×10~8 CFU/m L,与未添加游离核苷酸相比,活菌数提高了将近40%。结果显示,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游离核苷酸可提高屎肠球菌在发酵液中活菌数量,为工业化生产高活菌数的饲用屎肠球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垅双行覆膜人为地调节了水分、温度、湿度,光能、养份等综合条件,为玉米生长创造了良性生态环境,从而为高效农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组分中对Aspergillus niger Glu05产β-葡萄糖苷酶影响较为显著的因子是麸皮、蛋白胨和Na+;在Plackett-Burman实验基础上开展响应面实验优化培养基组分,优化后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达到了48.11 IU/mL,较初始酶活力32.87 IU/mL提高了46%。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和蒸馏-酒精计法测定了不同发酵时间段木薯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稳定,而蒸馏-酒精计法的精确度较低、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9.
爆扩桩基础是采用爆扩的方法成孔.在冻层以下形成大头.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粘性土地基。我县自1982年开始推广应用,至1995年底已在阿北涝区、大莲泡涝区、石头河灌区.中外合资乌苏里农场等地先后建成爆扩桩基础桥43座.总计长度457延米,运行情况良好,较条形基础既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又可缩短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10.
预处理可以打破木质纤维素原料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组分间的顽抗结构,从而提升纤维素基质可酶解性。本文针对目前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花费时间过长的问题,尝试开展酸催化的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研究以缩短预处理时间。实验通过单因素选择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获得酸催化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预处理温度245℃,预处理时间38min,硫酸添加质量0.1%。在此条件下获得基质48h酶解率的响应面预测值为94.0%,实际值为91.4%。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方案和回归模型适用于本实验,预处理显著提高了基质可酶解性。高浓度基质(15%~20%)酶解进一步证明了预处理后基质具有突出的可酶解性,20%浓度基质在酶载量5FPU/g干基质条件下批次酶解72h,酶解率达60%,葡萄糖浓度达83.4g/L。酸催化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酸预处理在明显缩短预处理时间的同时,能显著提高木质纤维素基质可酶解性,使后续工业化意义的浓醪酶解糖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