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轻工业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采用愈创木酚和邻苯二酚氧化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对青菜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青菜进行90℃4 min、95℃2 min、95℃3 min、95℃4 min的热烫处理后,青菜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别为37.30、39.28、34.34、24.95,相对残余活力分别下降为8.11%、8.53%、7.46%、5.42%。95℃2 min热烫处理后迅速转移到冰浴条件冷却与未冷却的新鲜青菜中多酚氧化酶的相对残余活力分别为16.49%、1.24%。因此,当青菜经95℃2 min烫漂后迅速转移到冰浴条件下冷却,过氧化物酶(相对残余活力8.53%)和多酚氧化酶(相对残余活力1.24%)的活性均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相对残余活力低于10%,而且在此烫漂条件下青菜的叶绿素质量分数(2.31 mg/g)较高,色泽(-a*值为22.84,饱和度C*为35.56)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后原料正确的贮藏方式是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常温贮藏、预冷后常温贮藏和5~10℃恒温库贮藏3种方式,探讨了采后原料3种不同贮藏方式的温度、糖度和pH值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原料采后不同贮藏方式对速冻小松菜褐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后原料4 h之内加工,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采后原料贮藏方式以常温下存放为宜;采后原料4 h外加工,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采后原料贮藏方式以5~10℃恒温库贮藏为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