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MEDV)对金线莲挥发油中分离的72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SPSS统计处理软件对变量进行了逐步回归(SMR)分析,建立了4变量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uantitative structure retention relationship,QSRR)相关模型,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建模型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建模计算值、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检验预测值和外部样本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RLOO、Qext分别为0.959,0.947,0.913。结果表明,MEDV能较好地表征非同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信息,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将其用于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分析、结构表征及其药用价值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辣木籽的副产物辣木籽油粕为原料,采用酶解法提取辣木籽油粕多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蛋白酶酶解提取多肽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辣木籽油粕多肽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酶解辣木籽油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6.60、酶添加量5200 U/g、酶解温度45.5 ℃、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辣木籽油粕多肽提取率为38.64%。此外辣木籽油粕多肽对DPPH、ABTS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效果,与Fe2+也具有很好螯合效果,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工艺条件所制备的辣木籽壳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方法:以辣木籽壳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碳酸钾—Fe3O4共浸渍热解和KOH浸渍—1 000 ℃高温热解两种方法分别制备磁性辣木籽壳生物炭(Fe3O4-MOS)和改性辣木籽壳生物炭(KOH-MOS),并用XRD、SEM和FTIR对样品表面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平衡吸附法测定两种生物炭对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特性,并用动力学、热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分析对MB的吸附机理。结果:在试验所探究的条件下,Fe3O4-MOS和KOH-MOS对MB的吸附效率接近100%,且由Langmuir模型所得到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6.83,99.37 mg/g。结论:两种材料对MB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化学吸附为主的过程。Fe3O4-MOS和KOH-MOS分别展现出了良好的磁分离能力和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MEDV)表征三嗪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建立三嗪类化合物结构与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gLD_(50))的定量结构-毒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toxicity relationship,QSTR)模型,同时采用内外双重验证法分析和验证所建模型,建模计算值和留一法交互检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R_(LOO)分别为0.909和0.813。并用该模型预测三聚氰胺和西玛津的毒性,预测值/实验值分别为-3.52/-3.51和-3.20/-3.70。表明用MEDV表征该类分子的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TR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为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毒性研究、食品安全性预测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乙醇为溶剂,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细叶韭花中的有效成分,并对其抗氧化及降血糖效果进行研究.抗氧化实验测定了不同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降血糖实验通过模拟体内环境,测定不同的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表明,细叶韭花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和降血糖效果均良好,其中,尤以...  相似文献   
6.
以猪肉、鸡肉为研究对象,在-18 ℃冻藏不同时间(0,1,2,4,8周)后,对原料肉色泽、系水力(失水率和系水率)、蒸煮损失率、pH值、氨基酸以及游离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增加,原料肉失水率与蒸煮损失率显著升高(P<0.05);系水率显著下降(P<0.05)。随贮藏时间延长,原料肉中赖氨酸、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都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因此,冻藏虽是一种理想的肉类保藏方法,但原料肉的营养价值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其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马油挥发物组成,并初步判断马油主要腥味物质。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以分离的峰个数和峰面积为考察指标,建立马油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方法。根据马脂肪、炼制马油、粗马油和精制马油这4种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物质种类的变化,可初步判断马油腥味成分的种类。结果 HS-SPME最佳条件为65μm聚二乙烯苯/聚二甲基硅氧烷(divinylbenzene/polydimethylsiloxane, DVB/PDMS)微萃取头、萃取温度83℃、平衡时间40 min、萃取时间59 min、样品用量4.500 g、解吸时间5 min。确定了43种化合物结构,初步判断己醛、Z-2-庚烯醛、反-2-辛烯醛、壬醛、反-2-壬烯醛、癸醛、反,反-2, 4-壬二烯醛、反-2-癸烯醛、反,反-2, 4-癸二烯醛、2-十一烯醛为马油腥味成分。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马油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并初步判断马油腥味成分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以猪肉为研究对象,在-18℃冷冻一定周期(0、1、4、8、12周)后,对其肌内脂肪氧化程度和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性能(溶解度、凝胶保水性、凝胶白度及强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冷冻时间的延长(12周),猪肌内脂肪的TBARS值由0.07 mg/kg蛋白升至0.22 mg/kg蛋白;与新鲜原料猪肉相比,经12周冻藏后...  相似文献   
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O-MS)联用技术对红香酥梨中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响应面法对红香酥梨香气成分的萃取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基于色谱保留指数和质谱解析以及嗅闻对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对香气物质的贡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最佳萃取条件为:50/30μm聚二乙烯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样品用量2.9 g、萃取时间46 min、萃取温度64℃、平衡时间30 min、解吸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经GC-O-MS分析,共检出127种化合物,确定结构76种,占总峰面积的97.36%,其中酯类18种、醛类9种、醇类13种、萜烯类12种、酮类4种、烃类11种、其他化合物9种,由嗅闻和相对气味活度值共同鉴定得到红香酥梨的特征香气成分为:乙酸乙酯、己醛、己酸乙酯、乙酸己酯、(E,Z)-2,4-癸二烯酸乙酯、壬醛、反-2-己烯醛、辛酸乙酯、癸酸乙酯、ɑ-法尼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相似文献   
10.
HS-GC-O-MS分析细叶韭花易挥发性风味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细叶韭花中易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条件及气相色谱-质谱分离检测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嗅闻仪确定挥发性风味成分。在选定HP-5MS色谱柱的分离条件下,最优顶空条件为样品用量1.0 g/20.0 mL顶空瓶,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40 min。结果表明:经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分析,共分离得到52种化合物,确定结构46种,占总易挥发性成分的99.15%。其中,含硫类17种、醛类10种、烃类4种、酮类4种、呋喃类3种、醇类4种、酸类2种、芳香族类1种、萜类1种。根据嗅闻结果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可得,细叶韭花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1,3-二噻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