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在无溶剂体系中以高油酸花生油为原料,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为酰基供体,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以目标甘三酯1,3-二棕榈酸-2-油酸(POP)、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POS)、1,3-二硬脂酸-2-油酸(SOS)含量,硬脂酸指数和酰基位移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乙酯与棕榈酸乙酯物质的量比1.3∶1、酰基供体与高油酸花生油物质的量比12∶1、加酶量2.7%(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 h,在该条件下产物甘三酯中POP、POS、SOS的含量分别为14.55%、48.87%、25.17%,硬脂酸指数为0.56,酰基位移率为7.35%。产物的目标甘三酯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与可可脂相近,可作为可可脂替代品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牡丹籽毛油为原料,经过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和吸附脱色后,于160、190、250℃和270℃下脱臭处理,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脱臭时间下牡丹籽油反式脂肪酸含量变化,考察各脂肪酸的反化率,同时检测其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和气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脱臭温度对牡丹籽油反式脂肪酸含量影响最显著,脱臭时间次之,即脱臭温度越高、脱臭时间越长反式脂肪酸含量越多;就脂肪酸反化率而言,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且反式脂肪酸的形成没有位置选择性,即Sn-1,3与Sn-2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反化率相似;牡丹籽油适合的脱臭温度为190℃、脱臭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脱臭牡丹籽油总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1%,所测定品质指标均符合二级大豆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芝麻油掺棕榈油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种不同熔点棕榈油与4种芝麻油所配制的128个掺伪芝麻油样品为原料,分别采用全样脂肪酸组成分析法、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法和甘三酯结构分析法对芝麻油中掺棕榈油的鉴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脂肪酸组成分析法中,当以棕榈酸为标准与芝麻油纯样和国标数据比较时,检出限分别为5%和15%。在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法和甘三酯结构分析法中,当与芝麻油纯样数据比较,分别以亚油酸与棕榈酸含量比值(18:2/16:0)和β-POO(Sn-1-棕榈酸-2,3-二油酸甘油酯)含量为判断标准时,检出限分别为20%和12%。综合这3种方法的检出限高低及分析操作难易程度,初步得出结论:在芝麻油掺棕榈油的鉴别方法中,全样脂肪酸组成分析法是最好的鉴别方法,其余2种方法一般不优先采用,但可作为对上述方法的验证与补充。  相似文献   
4.
氧化铝薄层色谱法检测含蜡食用植物油中的矿物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油、米糠油、沙棘籽油、沙棘果油、毛玉米油、小麦胚芽油为原料,研究了一种快速鉴别食用植物油中矿物油的新方法———氧化铝薄层色谱法.确定了氧化铝薄层色谱板的最佳制备条件:氧化铝(48±2)g/板、羧甲基纤维素钠0.10%~0.15%(W/W)、活化温度(103±2)℃、活化时间2~4 h,氧化铝薄层色谱最佳展开条件:展开温度(25±5)℃、展开剂为正己烷∶无水乙醚=80∶5(V/V).并且确定了氧化铝薄层色谱法检测食用植物油中的矿物油的检出限为0.3%.  相似文献   
5.
芝麻油掺菜籽油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不同芥酸含量的菜籽油与4种芝麻油所配制的120个掺伪油样为原料,分别采用全样脂肪酸组成分析法、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法和甘三酯组成分析法对芝麻油中掺菜籽油的鉴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脂肪酸和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法中,当分别以花生一烯酸和亚麻酸含量为标准判断检出限时,检出限最低,分别为5%和4%;甘三酯组成分析法中,以β-LOL和β-PLL含量之和为判断标准检出限为21%.综合这3种方法认为:全样脂肪酸组成分析法是芝麻油掺菜籽油的最好鉴别方法,其余2种方法只是对上述方法的一种验证与补充,一般不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6.
旨在为可可脂生产提供新的基料油,同时为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以高油酸花生油和棕榈酸乙酯为原料,脂肪酶NS40086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下酶法合成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POP)。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POP含量、酰基位移、sn-2位油酸相对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制备POP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底物(棕榈酸乙酯与高油酸花生油)物质的量比11∶1、酶添加量(以底物总质量计)3%、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POP含量为86.48%,酰基位移为3.25%,sn-2位油酸相对含量为72.88%。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nple-TOF/MS)对正丙醇存在条件下浑浊红球菌PD630体内的代谢物进行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然后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识别差异代谢物。研究结果显示,在48 h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代谢物共有54种,在72 h差异代谢物有61种,主要体现在短肽减少和鳞脂的不饱和度增加。同时丙酰;辅酶A(CoA)显著性增加(P<0.001),且通过气相色谱测脂肪酸组成时发现奇数碳脂肪酸的含量从32.91%提高到79.66%,提升了2.4倍。说明正丙醇对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手抓饼专用油脂,以大豆油与4种全氢化植物油(月桂酸型、棕榈酸型、硬脂酸型和山嵛酸型)为原料,对基本理化指标、固体脂肪含量(SFC)以及体系相容性进行分析,并将复配油样与市售6种手抓饼用油的SFC曲线进行对比,考察其用作手抓饼专用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0~20℃,全氢化椰子油会导致体系出现明显的共晶现象;全氢化棕榈油、全氢化大豆油和全氢化菜籽油在低温区域(0~30℃)会使体系呈现轻微的偏晶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转而呈现明显的共晶状态,60℃时共晶作用最为明显,当全氢化油添加量为50%时二元体系相容性最差;当大豆油、全氢化椰子油和全氢化棕榈油(或全氢化大豆油、全氢化菜籽油)质量比为(0.4~0.6)∶(0.3~0.5)∶(0.1~0.17)时,复配油与市售手抓饼用油SFC曲线较为相似。说明以全氢化植物油制备手抓饼专用油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类可可脂(CBE)是一类重要的糖果用脂,可以经过物理复配或者酶法酯交换获得。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制备CBE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各种微生物产脂策略正在被应用,以提高CBE的产量,例如化学诱变或基因工程等。旨在为CBE的生产提供参考,从原料油来源、制备方法研究现状两个方面分别综述了CBE的传统制备方法(物理复配和酶法酯交换)和新方法(微生物发酵)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微生物发酵法更符合绿色、健康、低碳的发展需求,能够为CBE的制备提供一种新思路,也有利于推进CBE的产业化应用,具有潜在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猪油为原料,以自制KOH-甘油(质量比1∶1)为催化剂,研究了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猪油自身分子重组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猪油自身分子重组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猪油自身分子重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95℃,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猪油质量的1.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猪油自身分子重组程度能达到100%,甘三酯脂肪酸的分布完全随机化,分子重组后的猪油形成β'晶型,扩展了猪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