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理化分析技术实验》是食品学院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以及有害物质的实验课程。本文结合地方农业院校的特点,分析现阶段《食品理化分析技术实验》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农业院校应该结合"农"和"地方特色"的特点,改革《食品理化分析技术实验》课程,开展探索实验与综合大实验,并应用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的燕麦无损鉴别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测定了5个品牌与劣质燕麦的光谱曲线,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的变量筛选方法筛选出具有代表的15个波数点,最后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燕麦样品快速鉴别。结果表明: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地消除光谱中的背景干扰,提取光谱有效信息,波长筛选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主成分分析结果的鉴别能力。通过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对中国国产品牌、进口品牌和劣质燕麦进行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方法用于大米的快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无损鉴别大米品种的新方法。采集不同厂家以及不同品牌的大米共115类并得到其光谱数据。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技术消除背景干扰和基线漂移,从而加强光谱特征信息,提高信噪比。此外,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牌与不同厂家的大米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地消除背景干扰,极大地提高模型的鉴别能力。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别不同大米的品种及产地。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一种适合于假冒以及国内外不同品牌豆浆粉的无损鉴别方法。采集国内外不同品牌豆浆粉以及假冒豆浆粉共132个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扣除光谱中的背景和基线干扰,基于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筛选出特征波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牌与假冒豆浆粉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连续小波变换能够有效消除基线的干扰,波长筛选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鉴别的准确性。采用该方法,假冒豆浆粉、进口豆浆粉与国产豆浆粉之间的鉴别准确率达100%,而不同品牌豆浆粉之间的鉴别准确率达93.94%。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可有效实现对国内外不同品牌豆浆粉以及假冒豆浆粉的快速无损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5.
安全壳是“核”与公众之间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其密封性至关重要,核电厂需要定期执行安全壳密封性试验。为提高核电厂安全壳泄漏检测的精度和效率,探索一种安全壳泄漏定位检测的新方法,即通过将氦气作为示踪剂按照一定比例充压到安全壳内,利用电厂辐射监测系统(KRT)在安全壳厂房周围的分布特点,检测出从安全壳内部泄漏出来的气体量分析判断泄漏区域,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氦气用量。实践证明,氦质谱检漏方法可用于核电厂安全壳检漏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实现对不同品牌燕麦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 通过对不同品牌燕麦样品近红外光谱进行采集, 结合单一以及组合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干扰, 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稳健的鉴别模型。结果 光谱预处理有效消除了变动背景以及基线漂移干扰, 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二阶导数, 可以实现进口、国产、劣质燕麦之间的完全鉴别。结论 通过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图进行处理, 可以提取光谱图中有用信息, 消除样品自身不均等因素对光谱的影响, 提高不同品牌燕麦鉴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川南地区小型白酒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川南地区小型白酒厂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好、废水排放具有季节性、波动性、间隙性的特点,结合地区气候特征,采取水解酸化-厌氧消化-SBR工艺处理白酒生产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水COD、BOD5、氨氮、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1.6、16.09、4.45、35mg/L,色度为33度,pH值为7.80,各项目监测结果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该工艺处理效果显著、占地面积小、一次性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方便、处理灵活。  相似文献   
8.
《食品理化分析技术实验》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验课程。但是在教学中存在标准曲线、标准加入法与内标法概念模糊不清,学生不熟悉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参数意义,忽略了重复性和有效数字的重要性等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析了《食品理化分析技术实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并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核电机组安全壳内、外侧机械隔离阀的密封性直接影响到反应堆第三道屏障的完整性,测量或评估安全壳隔离阀的密封性是核电厂安全监督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都会在机组停堆检修期间,用仪器设备直接对其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性的测量,但在反应堆功率运行工况下,由于不具备直接测量的条件,如何准确评估安全壳隔离阀的密封性变得十分棘手。文章提出了一种在反应堆功率运行工况下对安全壳隔离阀泄漏率进行测量的方法,进而分析其对安全壳完整性影响,并以核取样系统(REN)安全壳隔离阀REN121/131VP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究近红外漫反射光对不同水果的穿透能力.采集梨子、猕猴桃、苹果、砂糖橘、沃柑、蜜桔、甜橙、胡柚、沙田柚等9种水果的完整果实、果皮、果皮包裹塑料、果皮包裹金属等4类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发现果皮与完整果实的光谱相似度较高,且果皮越厚相似度越大,说明果皮对近红外光有较大吸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水果的4类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