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山市粮食及粮食制品的抽检结果和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应用Getis-Ord Gi*空间热点分析对中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发布的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9日粮食及粮食制品监督抽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此期间中山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共完成1313批次"粮食及粮食制品"的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7.94%,合格率最高的是生产环节(100%),其次为餐饮环节(98.79%),流通环节(97.39%)。空间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以东北部镇区为核心的合格率"冷点区域"(Low)。结论中山市粮食及粮食制品抽检样本总体合格率较高,不合格批次较少,生产环节抽检样品全部合格,仅少部分小麦粉存在少量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超标等问题,反映出中山市粮食及粮食制品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较好,监管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衰落信道,特别是时变信道非线性环境下的研究极少,因此研究对流层散射信道应用场景下的5G-NR LP-DC编译码性能.5G-NR LDPC码是一种准循环LDPC码,其通过基矩阵构造,可以支持多种码率和码长,便于实现速率自适应.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分层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利用对归一化因子的修正,使该算法更适合应用于...  相似文献   
3.
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监测是国内外公共卫生管理中的重点,当前的监测体系缺乏主动全面的患者信息收集,人工填报存在的较多漏报问题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省市两级食源性疾病主动挖掘信息平台框架设计,前端通过医院HIS系统自动汇总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主动挖掘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打破过去的人工填报导致的数据采集瓶颈、全面采集全省范围内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及相关信息,能够提高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程度,提升食源性疾病数据采集工作的自动化能力。后端设计的食源性疾病关联性分析功能,通过对病例信息、 标本检验信息、暴露食品信息等的关联性分析,有助于识别散发性和聚集性食源性疾病,更好的了解各省食源性疾病发生、发展情况与规律,提前发现食源性疾病暴发迹象并进行及干预。对提升各地食源性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能力,完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工作流程,创新信息化业务模式将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菲涅耳积分变换的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研究,利用快速傅立叶积分实现了菲涅耳积分,并编程实现了其计算。选择两幅图像,其中一幅作为水印信息,另一幅作为宿主图像,利用菲涅耳衍射积分计算二维图像在全息记录面上的物光场分布,然后加入参考光,计算物光场与参考光光强衍射叠加全息图,实现水印全息图的计算。选择合适的嵌入强度将水印全息图嵌入到宿主图像中,实现水印信息的嵌入。做整个水印嵌入过程的逆向变换可得二维水印全息图,对该图再做二维逆向菲涅耳积分变换提取二维水印信息,实现水印的快速提取。算例表明:该方法基本不改变宿主图像的质量,具有不可撕毁性和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源性疾病预警系统的设计模式,为政府部门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信息化支撑。方法在人口健康信息化总体框架内,基于地级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采集食源性疾病患者信息,应用地理编码技术对监测数据赋予空间位置属性,应用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可视化展现和统计分析。结果系统在设计上突破了哨点医院的瓶颈,将采集范围扩展到中山市所有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动获取符合食源性疾病定义的主诉病例,从个体上掌握全市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就诊和用药情况,每日夜间汇总当天所有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基于空间统计分析模型辅助研判,对疑似聚集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预警。结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系统设计模式有助于解决我国食源性疾病预警中滞后性的问题,对推进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创新预警防控模式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预燃室式射流点火的燃烧过程,通过全燃烧场可视的快速压缩机(RCM),采用同步压力传感和高速摄影方法,对单孔内置式预燃室进行了变工况试验,并在相同条件下与传统火花点火对比,结果表明:预燃室式射流点火能够大幅促进点火,并加速燃烧.与传统火花点火相比,预燃室式射流点火的滞燃期缩短比例可达40%,以上,且随负荷增加而提高;明显燃烧期比典型火焰传播燃烧可缩短60%,至70%,.火花点火引起的火焰传播速度与负荷无明显关系,而射流火焰发展速度随负荷增加而提高,各负荷下均为火焰传播速度的15倍以上,最高速度超过50,m/s,垂直于射流喷射方向的火焰发展也快于火焰传播.射流火焰在主燃室内由近喷口处的细长火舌和远端由火舌发展而成的类柱状火焰组成.预燃室对其内部的初始火焰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内部的平均火焰发展速度高于传统火花点火火焰传播速度的2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小型餐馆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事件特征及危险因素,通过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致病因子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调查到5例病例,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调查结果提示中毒食物为2019年6月13日晚餐的卤鸡腿饭,现场卫生学调查提示可能的危险因素为卤鸡腿常温放置时间过久,供餐前重新加热时间不足。现场采样的3份病例肛拭子标本、1份卤鸡腿和1份切菜砧板棉拭样品均检出粪肠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同源性为100%。结论食用受大量粪肠球菌污染的卤鸡腿是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小型餐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食品烹饪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机器学习技术不断被发掘, 时空分析技术日渐成熟, 两者的特点有机结合可以形成一种食品安全时空预警的新思路。本研究对上述技术进行了信息化层面的整合, 研究设计了基于跨部门多源数据的食品安全时空预警信息化体系框架, 利用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及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技术“建岛搭桥”, 在海量而复杂的监测数据中深度学习找到关键信息和隐藏关系, 对超出预期的风险异常区域进行预警, 为政府部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实际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问题,利用OpenSees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以谱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结构损伤指标,通过基于小波函数的拟合方法合成目标反应谱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并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基于小波函数所仿真出来的IDA曲线离散性显著降低,随着拟合精度的提高,三个分位数曲线更加集中,结构的IDA分析也更为有效。研究结果为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研究中山市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抽检结果和空间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Global Moran’s I和LISA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对中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9日公开发布的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监督抽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此期间中山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共完成744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监督抽检, 合格率为93.4%。东升镇、火炬区、南朗镇、三乡镇、石岐区和五桂山区合格率均为100%。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合格率在镇区尺度下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南朗镇(I=0.808, CL=1, P<0.05)和东区(I=0.224, CL=1, P<0.05)呈现显著的高高值聚集分布(High-High)。结论 中山市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抽检样本总体合格率较高, 不合格批次较少, 企业生产的定型包装产品全部合格, 仅少部分小作坊生产的花生油产品存在少量黄素霉毒素B1超标问题, 反映出中山市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较好, 监管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