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选取18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包括蒲公英、桑叶茶、荷叶、黑苦荞、黄金苦荞、全株苦荞、决明子、红枣片、黑枸杞、红枸杞、山楂片、陈皮、茉莉花、胎菊、金盏菊、玫瑰花、金银花和牛蒡根。以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游离酚酸、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多糖为成分考察指标,分析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比较水提和醇提对代用茶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8种代用茶中水浸出物含量为13.1%DW~86.6%DW,其中大部分组成是可溶性糖和多糖,占12.1%~98.0%;游离氨基酸和酚酸分别检出18种和14种,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精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以及绿原酸类酚酸。玫瑰花的总酚(181.1 mg GAE/g DW)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含量(42.8 mg/g DW)最高;荷叶的总黄酮含量(41.0 mg RE/g DW)最高,金盏菊的多糖含量(6.4%DW)最高,金银花和胎菊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54.7、53.7mg/gDW)较高。2种提取方式的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茶汤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的含量占醇提取物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同时检测蜂蜜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吗啉胍和阿昔洛韦4种抗病毒药物残留方法。方法 样品经20%乙腈水(含0.2%甲酸)溶液溶解, 超声提取后高速离心, 取上清液过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 净化后的样液进行上机测定; 选用SHISEIDO MGⅢ-H C18 色谱柱(2.0 mm×100 mm, 3 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通过多反应监测(MRM), 在正离子模式下, 采用基质匹配外标法, 同时对4种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吗啉胍和阿昔洛韦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2~1.0 μg/kg, 定量限为0.5~2.0 μg/kg; 在LOQs、5、10、20 μg/kg 4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9%~93.5%, 相对标准偏差(RSDs, n=6)为2.0%~8.4%。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蜂蜜中4种抗病毒类药物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3.
金耳、银耳与木耳的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方法对金耳、银耳与木耳的营养成分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耳含有蛋白质12.4%、灰分3.2%、粗纤维2.0%、脂肪2.8%、总糖72.8%,其中蛋白质、脂肪和总糖含量均高于木耳和银耳,而粗纤维低于木耳(7.9%);金耳中的功能营养成分多糖、多酚、黄酮含量分别为37.8%、0.18%和0.12%,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木耳和银耳;金耳的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72%和2.25%,均高于银耳和木耳,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条件,3种食用菌作为理想蛋白质来源的优先顺序依次是木耳>金耳>银耳;金耳检出6种维生素,VA及 β-胡萝卜素(VA原)、VB1、VB2、VC和 VD3,其中 β-胡萝卜素含量为 2.32 mg/100 g,与绿叶蔬菜相当,3 种食用菌均含有植物中少见的维生素D,含量大小顺序是木耳>金耳>银耳,分别为1 588、743、133 μg/100 g,高于肉制品、鸡蛋和鱼类,可作为素食者的维生素D摄入源;我国人群中相对容易缺乏的元素钙、铁、锌在3种食用菌中含量丰富,其中以木耳的钙、铁含量为最高,金耳次之,而金耳锌含量(21.1 mg/kg)为最高,稍低于猪肉(29.9 mg/kg),铁含量(81.2 mg/kg)比鸡蛋黄(65 mg/kg)更高,3种食用菌重金属锰、铅、砷、镉、汞含量均符合国家限量要求。综上所述,3种食用菌营养素成分齐全、含量丰富,金耳因其含有丰富的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D、锌和铁,综合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同时测定连翘叶茶中连翘酯苷A、连翘苷、芦丁和连翘脂素的液相色谱方法。采用70%甲醇在70 ℃恒温水浴回流提取目标物,以0.3%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选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在277 nm下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该方法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好,检出限和定量限低,适用于连翘叶茶中上述四种活性成分的测定。采用标准方法和自建方法对连翘绿茶(FGT)和连翘红茶(FBT)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14.15%和15.02%),利于茶汤甘甜滋味及香气形成;FGT的水浸出物(50.62%)、维生素C(48.63 mg/100 g)、总多酚(11.06%)、黄酮(2.39%)、连翘酯苷A(8.77%)、连翘苷(4.98%)和芦丁含量(2.19%)显著高于FBT(p<0.05),其中特征成分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远高于传统中药连翘(果);FBT虽特征成分含量低,但在发酵过程中生成了更易吸收和更强药理活性的连翘脂素(2.88%),含量远高于FGT(0.10%)。此外,FBT茶汤呈橙黄色,含有11.83 mg/100 g的茶黄素。综上,两种连翘叶茶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极具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水产品中酰胺醇类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及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方法。方法 水产品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后,在Capcell Pak ADME (100×2.1 mm, 2.7 μm, 1.7 ?m)色谱柱上分离,于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氯霉素-D5和氟苯尼考胺-D3为内标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氯霉素在0.5~25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在5~2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方法检测限为0.1~1.0 μg/kg,定量限为0.2~2.0 μg/kg。当氯霉素添加水平为0.2、1和10 μg/kg时,回收率为82.5%~104%,相对标准偏差在2.2%~11.8%之间;当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添加水平为2、10和100 μg/kg时,回收率为80.9%~102%,相对标准偏差在0.8%~8.4%之间。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成本低,适用于水产品中酰胺醇类抗生素及代谢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3 种甘薯品种中不同植株酚酸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在萃取溶剂中加入0.2%亚硫酸氢钠可以提高咖啡酸和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回收率和稳定性。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比较发现,冷冻研磨获得的酚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冻干、烘干、晒干和直接匀浆。方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加标回收率为99.5%~103.1%,相对标准偏差为0.3%~1.2%;检出限为3.6~21.4 ng/mL,定量限为12.1~71.3 ng/mL。13 种甘薯材料的叶片中总酚酸含量(以干基计)范围为18.0~44.8 g/kg,叶柄为0.7~11.9 g/kg,茎为0.3~9.7 g/kg,包括咖啡酸、3-咖啡酰奎宁酸、4-咖啡酰奎宁酸、5-咖啡酰奎宁酸、3,4-双咖啡酰奎宁酸、3,5-双咖啡酰奎宁酸、4,5-双咖啡酰奎宁酸和3,4,5-三咖啡酰奎宁酸。不同材料甘薯植株中酚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含量最丰富的酚酸是双咖啡酰奎宁酸,而不同部位中甘薯叶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