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买321油藏是塔里木盆地唯一进入开发阶段的白云岩油藏。该油藏水体能量强,开发井以水平井为主,油井进入高含水期后,找水、堵水措施实施困难,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大量剩余油富集在构造高部位,天然水体无法波及。为有效动用该类剩余油,开展了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底水条件下,可以采用注氮气非混相驱的方式动用这部分剩余油,水平井和直井注气吞吐10轮次,采出程度分别可提高3.30~4.10百分点和3.30~3.60百分点,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常用的几种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比较各种模型的优劣。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Permadi和Pual Papatzacos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程度较高,建议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国内外关于水平井的物理模拟实验、临界产量及见水时间预测、水脊高度计算以及消锥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水平井临界产量预测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油水界面的确定对储量计算和后期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碳酸盐岩油藏中,由于其岩溶孔、洞、缝储集体的严重非均质性特殊地质条件决定了油水关系的复杂性,油藏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断定其位置。通过对塔里木油田轮古15区块单井资料的分析,利用各井动静态资料,分析油藏单元的连通性,在同一个油藏单元内,运用原始地层压力和油层中部深度压力参数,推导出地层流体界面位置的计算公式,进而运用到整个研究区,对整个油藏油水界面进行计算,为指导该区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陆梁油田陆9井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XX油藏这一特殊的低幅度、薄层、高渗透底水油藏类型,自2001年大规模投入开发以来,目前采出程度仅为14%,综合含水72%左右,进入中高含水开采阶段,研究剩余油分布势在必行。提出了利用近年穿层井实钻测井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在充分利用油藏近5年开发井实钻测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底水油藏水驱油机理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结果表明,对于300 m×300 m的开发井网,在距离油井100~170 m的范围内油层波及程度仅为20%左右,即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开发井之间的油层顶部,且呈“船底型”分布。  相似文献   
6.
自从20世纪20年代末水平井技术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水平井的产能预测、临界产量和见水时间预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针对水平井如何选取合理的生产压差进行开采的报道较少。通过整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不同产量预测模型的筛选方法与技术思路,并形成了利用油藏工程法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确定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的新方法。针对中国西部某油田,水平井在含水0%~30%、30%~60%和大于60%的合理生产压差分别取临界生产压差的(1.8~4.8)倍、(2.3~6.0)倍和(2.8~7.5)倍,该方法具有实际操作性,有利于指导实际生产需要,其技术思路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塔北隆起西部英买32地区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地层剥蚀严重、断裂发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构造地质学、构造应力学和构造成藏学理论,对研究区寒武系—奥陶系的构造演化及断裂特征进行分期次、分性质、分走向研究。结果表明,英买32地区主要发育3期断裂,分别为晚加里东期断裂、早海西期断裂和晚海西期断裂;其中,早海西期断裂和晚海西期断裂均持续活动至白垩纪。根据断裂是否控制潜山边界及内部隆坳的形成、断裂发育规模及断距,将研究区寒武系—奥陶系断裂分为3级,其中油气主要分布于一级和二级断裂控制的区域。研究区寒武系—奥陶系以发育逆冲断裂和走滑断裂为主,致使其潜山内部形成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并形成花状、背冲和叠瓦状逆冲等构造样式。通过综合分析断裂特征以及油气分布规律可知,正花状构造高部位为研究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塔里木和四川盆地典型实例的对比,基于白云石化作用与孔隙形成机制和期次的分析,梳理了白云岩规模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提出了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规模化发育的关键;溶蚀作用是提升白云岩储层质量的必要条件;规模优质储层发育的前提在于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发生的耦合关系.提出3种有利于规模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的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也门X区块下白垩统地层的沉积相特征和评价其潜在的含油气性,运用了地震相和测井以及地震层速度等综合分析手段,分析了区内下白垩统的沉积相,认为下白垩统主要为一套陆棚背景的陆源碎屑-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主要包括混积潮坪亚相、混积内陆棚亚相和混积外陆棚亚相,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区的西南侧含砂量大,离物源近,可作为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0.
沅江凹陷古近纪层序地层、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洞庭湖盆地沅江凹陷古近系古新统桃源组及始新统沅江组、汉寿组及新河口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首先可将古近纪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5个体系域,桃源组和沅江组构成层序I,汉寿组和新河口组构成层序Ⅱ。层序Ⅰ沉积于盆地断-坳期,与下伏上白垩统分水坳组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彼此间为典型的Ⅰ型层序界面,发育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相沉积,湖泊沉积范围广,湖相暗色泥岩沉积是盆地主要烃源岩。层序Ⅱ形成于盆地坳陷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之后凹陷开始萎缩。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层序Ⅰ中部的湖进体系域中上部和高水位体系域中下部位置,并且集中在层序Ⅰ高水位体系域晚期和低水位体系域底部。凹陷深洼区发育的扇三角洲及湖泊三角洲砂体储层,是油气的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