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国内现行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案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城市观与整体建筑设计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正确的设计观念.  相似文献   
2.
何韶颖 《建筑与环境》2007,1(3):144-146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城市岛国,其国土包括新加坡本岛以及散布在其附近海域上的58个小岛。新加坡本岛长42km,宽23km,加上全部小岛,总面积约646平方公里。在14世纪以前,就有马来人、华人等在新加坡本岛上居住。1826年,新加坡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60年代,新加坡成为英国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63年9月,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3.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探索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在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实现全方位育人。从强化教学目标的引领、合理组织并拓展教学内容、“沉浸式”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城市设计系列课程的全链条教学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提出教学改革方向。通过对课程教学全链条的精心设计,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使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更自然地融合,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个人成长更紧密地结合。  相似文献   
4.
广州新城区大型居住板块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韶颖 《华中建筑》2007,25(7):1-2,11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经历了从单独的楼宇开发到小区开发,再到大规模住区开发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近年来,连片开发的大规模楼盘不断涌现,房地产商更号称现在房地产业进入了"大盘时代".该文试图以广州市番禺区华南板块为例,分析"大盘现象"的主要存在问题,并参照香港新市镇开发的经验,以探讨改善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出路.  相似文献   
5.
在比较教学现实与《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之间差距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培养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整体建筑观念的重要性,并对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韶颖 《华中建筑》2007,25(2):86-87
近年来,西欧、北美和澳洲兴起一场深刻的城市革命,即城市复兴运动.英国一些著名学者针对西欧及北美各国文化活动与城市复兴政策的相互关系,提出其研究报告The Art of Regeneration,在城市问题与文化的回应、原有操作方式的局限性、文化活动对城市公众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论述.文章通过对该报告主要观点的简介和述评,介绍了城市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目的和特点,以求为我国的城市复兴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处南海之滨,自古以来对外交流频密,佛教传播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公元 2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作为当时重要口岸的广州,成为佛教由海上传入中国的一大门户。此后,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确立,更是促进了佛教在广州地区的流传和发展。根据笔者搜集的各种史料统计,广州自西晋始建佛寺到清末,先后出现过大约 160 多所寺庵。本文通过对广州地方历史文献与历史地图的综合研究,透过各个历史时期佛教寺庵在广州的分布状况,分析其分布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是中国城市变革重要的转折期,不同学科针对明清城市的研究都很活跃,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在分类总结的基础上,从不同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分析不同学科之间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处南海之滨,自古以来对外交流频密,佛教传播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公元2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作为当时重要口岸的广州,成为佛教由海上传入中国的一大门户。此后,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确立,更是促进了佛教在广州地区的流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借助日益发展的监测技术,可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预警,以预防包括自然环境、人为活动以及建筑本体老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损坏.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建筑遗产监测与预防性保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然后以澳门圣母雪地殿壁画保护研究为例,探讨建筑遗产实时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监测信息采集技术的选择和实施、监测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监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等问题;最后,基于多年监测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对澳门圣母雪地殿的建筑构造改善措施提出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