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53篇
建筑科学   5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L-(-)-α-苯乙胺与消旋的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相互作用形成铵盐,其晶体结构表明,L-(-)-α-苯乙胺与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作用形成的铵离子通过氢键N2A—HN2B…O5A和N1A—HN1A…O3A与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结合在一起.同时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的两个对映异构体之间也存在分子间氢键O1A—H1AA…O6A和O1B—H1AB…O6B.这些氢键将类立方烷结构2-萘甲酸二聚体的两个对映异构体连在同一个晶胞中,呈现两条分子链状堆积.  相似文献   
2.
利用Wittig反应将高荧光量子产率的蒽基团通过双键连接在四硫富瓦烯单元上,合成了二元共轭体系化合物TTFan.在氧化作用的控制下,四硫富瓦烯单元的给电子能力降低,TTFan的荧光发射强度增大至原来的十几倍,实现了荧光的“off-on”过程.  相似文献   
3.
前文报道了外加磁场对吸附在硅胶表面上的芳砜光解反应的影响,本文报道外加磁场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另一个例子——电子转移光敏化1,2-二苯乙烯的异构化。 近年来电子转移光敏化反应引起了有机光化学家们的极大注意。一些异构化、重排、裂解、氧化反应都可以通过电子转移机理敏化。电子转移光敏化的机理可以用(1)描述。图中A和D分别代表电子的受体和给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四环烷-甾体-二苯甲醛基甲烷硼氟络合物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新体系。利用稳态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对其光物理行为和光化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设计合成了一类σ-单键连接的TTF吡啶化合物T4Py和TB,并研究了化合物T4Py对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发现Pb2+离子能够引起T4Py的溶液颜色1、HNMR以及电化学CV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由基共聚成功地将具有高磷光发光效率的6—苯基—2,2’—二联吡啶(C^N^N)Pt(Ⅱ)苯乙炔络合物共价键合在聚苯乙烯高分子骨架上,得到了发射磷光的聚合物.实验表明,发光聚舍物基本保持了多吡啶铂络合物单体的光谱性质、具有与小分子相当的光致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双-β-萘甲酸多缩乙二醇酯(P_n)在不同溶剂中的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在甲醇中与在四氢呋喃中不同,P_n显示很强的激基缔合物荧光。表明在甲醇中疏水的两个末端发色团彼此靠近,亲水的多缩乙二醇链段包于两个发色团外部。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求出了P_n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形成的焓变是—20kJ/mol,活化能为~8.5kJ/mol,激基缔合物形成和离解的速度常数分别为4.5×10~8s~(-1)和3.1×10~8s~(-1)。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β-萘甲酸十六碳酯的L-B膜。分别用Y型、Z型,以及含有硬脂酸的β-萘甲酸十六碳酯与单纯硬脂酸间隔挂法,将分子膜转移至石英载片上,研究了β-萘甲酸十六碳酯分子膜吸收以及荧光光谱。并与溶液和固态中的荧光光谱作了比较。在氯仿溶液以及在固态,β-萘甲酸十六碳酯只呈现其单体的荧光。然而,在L-B膜中,除了观察到单体的荧光外,还观察到了激发态二聚体以及激基缔合物发射的荧光。通过对β-萘甲酸十六碳酯分子膜进行热和水处理后,发现L-B膜中亲水层的介质环境有所改变,从而造成亲水层中的亲水基团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β-萘甲酸十六碳酯二聚体和激基缔合物在L-B膜中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我厂两条2500t/d生产线中窑灰均为直接入生料库形式,即窑尾除尘系统回收的窑灰,经生料入库斜槽,由入库提升机进入生料库。这就造成只要窑系统运转,入库提升机就必须运转,没有检修时间,不能做到定期检修。一旦提升机出现故障,增湿塔回收的窑灰就必须经螺旋输送机向外部排放,且电除尘器必须停止运行。污染了环境,也加剧了废气排风机及管道的磨损。另外,由于入库提升机能力有限,窑灰入库还限制了生料磨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