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舞钢1 900 mm板坯连铸机经常出现的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缺陷,从裂纹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连铸坯角部矫直温度过低以及边部存在凹陷是角部横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连铸机没有配置液压振动、动态轻压下、电磁搅拌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结晶器锥度、一次冷却、二次冷却等工艺参数优化,创新应用热行法生产工艺,结合设备改造,有效地控制了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的产生,连铸坯表面裂纹缺陷问题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
以蓝莓、桑葚、花楸等为代表的浆果富含花青素、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虽然我国浆果资源丰富,但受限于不耐贮藏、运输困难等问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果汁加工技术不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也是实现浆果资源深加工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护色、破碎榨汁、澄清、杀菌等关键操作工序和技术为出发点,论述了国内外浆果果汁加工工艺研究进展,并对常见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花青素、多酚、黄酮等功能性成分,综述了浆果果汁具有的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作用,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融盐合成技术, 以生物质葡萄糖和富氮三聚氰胺为前驱体, 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发达孔隙结构(BET表面积: 1355 m2/g)和极高氮掺杂量(20.73wt%)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 多孔炭材料中的氮原子主要以吡咯及吡啶构型存在, 这两种形态的氮原子有利于硫化氢的吸附及催化氧化。在常温、常压下, 所制备氮掺杂多孔炭对硫化氢非金属催化转化为单质硫的脱除硫容高达1.10 g/g。该合成方法简便易行, 有望实现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批量和廉价制备, 合成的氮掺杂多孔炭在污染物控制领域应用潜能巨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对血红蛋白(Hb)诱导模型脂质氧化的影响,为在杀菌与品质间保持最大平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以生鲜猪肉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处理电压和时间对猪肉菌落总数及脂质氧化的影响。通过漂洗猪肉模型,进一步探讨等离子体与Hb的协同作用对模型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 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对生鲜猪肉的杀菌率可达94.50%,对猪肉的脂质氧化不会造成显著影响。形成的活性氧物质会促使Hb中血红素的铁离子被氧化,且等离子体处理会造成体系pH值的降低,导致Hb的亲氧能力降低,进而显著加快体系脂质氧化速率。结论 当等离子体应用于生鲜畜肉的杀菌时,应尽量减少胴体的血液残留,从源头上减少等离子体对肉品脂质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厚电极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中正极及负极活性物质的占比,降低隔膜及集流体非活性物质的占比,进而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但锂离子电池电极厚度的增加会导致电荷(电子及离子)传输距离及阻抗增加、负极片动力学恶化,进而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通过激光蚀刻后的负极片,可以增加极片表面的孔隙,并增加石墨颗粒表面的锂离子脱嵌通道,有效改善负极片的动力学性能。与辊压后的负极片形成的锂离子电池相比,激光蚀刻负极片形成的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的循环寿命提升了87%,在45℃下的循环寿命提升了37%。  相似文献   
7.
为在红外相机等资源受限平台上实时、准确地实现海量野生动物图像自动识别,改善野生动物监测过程中数据传输负载重、时效性低等问题,基于YOLOv5模型,利用5类物种的红外相机图像构建数据集,对YOLOv5s、YOLOv5m、YOLOv5l、YOLOv5x四种网络结构进行训练。通过对比不同网络结构的精度、检测速度、体积,明确最优网络结构;同时分析模型在复杂背景信息干扰下的识别效果,评价YOLOv5在真实野外场景的适用性;并通过与其他同类算法的比较,明确YOLOv5用于野生动物识别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四种网络结构的识别精度均较高,F1-score和平均精度(mAP)均在90%以上,其中YOLOv5m的综合性能最好;YOLOv5在多种复杂背景信息干扰下识别效果仍较好,能够很好地适应真实野外场景;与其他算法相比,YOLOv5同时具有精度高、鲁棒性强、资源占用低等优势。YOLOv5是一种轻量化的模型且性能优越,为在资源受限的平台上进行野生动物实时识别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