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为促进陕西传统特色面食Biangbiang面的产业化,研究小麦粉品质特性与Biangbiang面品质的关系。以市售12种小麦粉为原材料,测定其理化指标和流变学指标,并对由这些小麦粉制成的Biangbiang面进行感官评价和质构测定。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粉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沉淀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例与面的感官品质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蛋白质质量分数、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与质构指标的硬度、咀嚼性、弹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适合制作Biangbiang面的小麦粉品质指标范围:蛋白质质量分数11. 02%~12. 66%、沉淀值26. 06~36. 26 m L、吸水率61. 27%~65. 83%、形成时间4. 36~5. 74 min、稳定时间5. 40~7. 86 min、弱化度55. 17~89. 83 FU、粉质质量指数73. 38~104. 12、拉伸面积82. 88~113. 12 cm2、最大拉伸阻力416. 68~564. 82 BU、拉伸比例1. 63~3. 27。  相似文献   
2.
研究微波焙烤对藜麦"陇藜1号"酚类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焙烤对藜麦总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性有显著影响(P 0. 05);微波功率较低时藜麦总酚含量随着焙烤时间延长而增加,功率较高时则相反;总黄酮含量随着微波焙烤功率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微波功率较低时藜麦抗氧化性随着焙烤时间延长而增强,功率较高时则相反;总酚含量与藜麦抗氧化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总黄酮含量与藜麦抗氧化性相关性不显著(P 0. 05)。  相似文献   
3.
孙金岭  郭怡琳 《包装工程》2023,44(7):270-276
目的 考虑消费者对环保标签的信任度和绿色意识,探究利他偏好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决策的影响。方法 构建由生产自贴环保标签型绿色产品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制造商利他偏好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决策结果进行对比。结论 消费者对环保标签信任度的提升和制造商利他偏好的增强有助于提升绿色努力水平和绿色供应链总利润;当制造商利他偏好强度过大时,制造商的利润会随着消费者信任度的增加而减少,可能出现负值,引起供应链失衡;制造商利他偏好强度和消费者信任度越大,对制造商效用的提升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以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3个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功能性食品人才。  相似文献   
5.
为明晰不同提取方法对马铃薯膳食纤维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采用酸解法、复合酶法、酶碱法提取马铃薯膳食纤维,比较了提取的膳食纤维化学组成、持水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胆固醇、亚硝酸根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的膳食纤维中淀粉质量分数最低(11.70%),总膳食纤维(TDF)和可溶性膳食纤维(SDF)质量分数最高(74.72%、7.10%);酸解法提取的膳食纤维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低(2.77%)。酸解法、复合酶法提取的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显著高于酶碱法(P0. 05);复合酶法、酶碱法提取的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胆固醇、亚硝酸根吸附能力。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马铃薯膳食纤维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更是文化的载体。小区是城市文化的主体,建筑设计应与环境和谐,构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体现建筑的精神内涵和其所处时代的人文精神,维护小区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交通环境越来越复杂,其中,交通灯是维持交通秩序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交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人对交通灯规则的重视度不够,闯红灯现象依然存在,不仅影响交通秩序稳定,严重时会对人们自身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文研究了一种防止行人闯红灯的系统,主要采用STC15W401AS作为主控芯片,利用电机代替了水泵,完成系统的模拟运行。本系统主要由电源模块、最小系统模块、语音提示模块、双红外对管检测模块、水泵控制模块组成,利用现有的红外对管感知外界信息的变化,并与自动控水系统和语音提示系统相结合。当出现行人闯红灯时,语音提醒,并喷水警示,督促行人自觉遵守交通法则。本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便于普遍试行,能有效加深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黄芩素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通路的分子机制,本文首先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预测了黄芩素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实验验证。结合自由能结果表明,黄芩素与PD-L1二聚体(PD-L1 dimer)的结合亲和力为-32.41±0.31 kcal/mol。结合能分解、接触数和非键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黄芩素主要结合在PD-L1 dimer的C-、C’-、F-和G-sheet区域,其中关键残基Tyr56、Met115、Ala121和Asp122与黄芩素之间的非极性相互作用在结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互相关矩阵和二级结构结果进一步表明,黄芩素可与PD-L1 dimer的sheet区域稳定结合。ELISA结果显示黄芩素对PD-1/PD-L1相互作用抑制率的IC50为79.47μg/L。黄芩素可通过直接与PD-L1dimer结合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本研究为该通路天然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