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采用马弗炉烧结硅橡胶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成瓷填料对陶瓷化硅橡胶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煅烧黏土和白云母粉作成瓷填料时,随着成瓷填料用量的增加,硅橡胶陶瓷化产物的致密程度与尺寸稳定性提高,同时拉伸强度和拉伸长率降低。白云母粉与煅烧黏土的熔融温度不同,两者配合使用时不能使硅橡胶形成致密的陶瓷体。提高烧结温度和延长烧结时间可增强硅橡胶陶瓷化产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富矿粉铁有品位高、杂质少的优点,但粒度较大,制粒效果较差。水分是影响烧结制粒的关键因素,研究了水分对富矿粉烧结制粒过程及料层透气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制粒小球破损机制的表征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制粒小球的湿强度、干强度和抗脱粉性能,获得了不同混合料水分条件下制粒小球长大模式及破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混合料水分含量的增加,混合料制粒效果明显得到改善,颗粒长大指数GI增加,制粒小球粒度增大,粒度大于3 mm占比均明显增多,粒度小于1 mm占比降低,料层透气性也得到改善。不同粒级制粒小球内水的存在状态不同,粒度在3~8 mm制粒小球中液桥主要呈毛细管状分布,颗粒之间粘结力较大,制粒小球呈滚雪球模式长大,粘附层联结紧密,而粒度大于8 mm制粒小球主要以随机或非随机粘合模式长大,水在颗粒间的液桥多以液滴状存在,颗粒间粘结力较弱,易发生破损,因此在水分含量较高时制粒小球干强度KI降低。并通过对比分析运输和干燥过程制粒小球抗脱粉性能B1和B2,获得当混合料水分质量分数超过7.5%时,制粒小球破损主要受烧结料层的热气流冲击作用。综合考虑制粒效果和料层的透气性,富矿...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铜、硫酸亚铁为金属源,腐植酸作为碳源,采用共沉淀-焙烧法制得C/Cu/Fe3O4纳米复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I-IR)、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  相似文献   
4.
目前存在的网页防篡改和自动恢复技术主要有三种:时间轮询技术,事件触发技术+核心内嵌技术和文件过滤技术+事件触发技术。这三种方式都是对目标文件进行监控,当目标文件被篡改时就从备份文件中还原出原文件,但是却没有对备份文件做保护,如果备份文件被破坏,则无法正常的恢复原网页文件,所以在文件过滤+事件触发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去使用MD5校验,DES加密,文件重命名等三种方式去保护备份文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有力继承和重大发展,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这一科学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煤在显微组分、储层物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在后续的研究中找出沉积环境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在平顶山煤田采集不同煤层的多个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煤岩显微组分鉴定分析,对平顶山煤田南部二叠系煤层的煤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煤田南部地区煤层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主要矿物为黏土类矿物及黄铁矿。根据不同煤相参数之间的差异性将研究区煤相划分为:较浅水覆水森林沼泽、湿地草本沼泽、弱覆水湿地草本沼泽、潮湿森林沼泽相、低位沼泽五种类型。庚20煤层沉积环境由湿地草本沼泽到低位沼泽再转换为较浅水覆水森林沼泽;己15煤层由底部湿地草本沼泽变为中上部弱覆水湿地草本沼泽。戊8煤层从底部的湿地草本沼泽转变为潮湿森林沼泽,后转变为湿地草本沼泽,最终转化为较浅水覆水森林沼泽。  相似文献   
7.
征地移民是制约水电枢纽工程建设的关键性因素,在民族地区更为重要。DG水电站坚持以价值思维为中心,围绕稳定、快速搬迁两个重点,实现移民群众满意、地方政府认可、业主投资受控三大目标的工作思路,圆满实现了"先移民后建设"目标,不但保障了项目建设,还为移民群众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的孔裂隙特征,综合采用压汞试验、手标本描述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沁水盆地南部的煤样孔裂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微小孔比较发育,中孔和大孔比较不发育,煤样微、小孔的孔容占总孔容的63% ~75%,其次为大孔,占总孔容的19% ~28%,中孔孔容最不发育,表明该地区的煤层有利于煤层气的赋...  相似文献   
9.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推力波动分析及抑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微进给、高精度加工数控机床伺服系统中,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运行时推力波动需要进行抑制及控制。针对该问题,目前虽然有很多的抑制方法,但均存在局限性。文章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推力波动成因进行了概述,同时介绍了抑制其推力波动的举措,并从电机设计角度及控制方式上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0.
煤中裂隙是煤层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是影响和控制煤储层渗透性的直接因素。我国构造煤普遍发育,不同类型构造煤中裂隙特征差异显著,对煤储层渗透性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对构造煤中裂隙与渗透性的研究十分必要。选取河南平煤十三矿和山西晋城胡底矿中、高煤阶的2种变形程度构造煤,首先利用环氧树脂制作了柱状构造变形煤样品,解决了构造变形煤制样难的问题;其次通过扫描电镜、微米CT扫描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展现了2种构造煤中开度大于15μm裂隙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形态与结构的差异性;最后基于泊肃叶定律、三轴渗透实验结合CT扫描裂隙结构参数建立了渗透率预测模型,并探讨了裂隙结构对渗透性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度>15μm尺度下弱构造变形煤(偏向原生结构煤)多发育形态简单的大裂隙,裂隙连通性与连接强度均较差,而强构造变形煤中微裂隙形态复杂,裂隙的连通性与连接强度均较好,强构造变形煤的裂隙率大于弱构造变形煤。2种构造煤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大均呈负指数下降趋势。煤储层渗透率受多因素综合控制,包括裂隙开度、数量、体积、连通性与连接强度,其中裂隙开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到这些控制渗透率的因素以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