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于中红外光谱(mid infrared spectroscopy,MIRS)技术定性判别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掺假的可行性。方法以甘氨酸铁螯合物和硫酸亚铁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的中红外光谱,解析不同样品光谱的特异性;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校正模型对掺假样品进行判别,并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全光谱与特征波段对校正模型判别效果的影响。结果甘氨酸铁螯合物与硫酸亚铁光谱差异显著,主要分布在(3500~3000) cm~(-1)、(1600~1300) cm~(-1)、(1300~1000) cm~(-1)、(660~550) cm~(-1),通过采用平滑(smoothing,SM)、归一化(normalization,Norm)与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FD)相结合的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1300 cm~(-1)~1000 cm~(-1)波段建立的PLS-DA校正模型判别效果最优,校正集的判别正确率为97.5%,验证集的判别正确率为100.0%,对外部样品的判别正确率达到92.7%。结论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对甘氨酸铁螯合物的掺假进行准确判别。  相似文献   
2.
3.
4.
应用质量平衡法及定量核磁法对氟苯尼考标准物质原料的纯度进行定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氟苯尼考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进行了检验,同时完成了6个月稳定性监测,并系统评估了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实验考察了色谱条件对主成分及杂质分析的影响,并且比较了不同定量核磁内标。氟苯尼考标准物质(GBW(E)090959)的纯度定值结果为99.0%,扩展不确定度为0.4%(k=2),其均匀性、稳定性符合相关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技术要求。填补了国内氟苯尼考纯度有证标准物质空白,为氟苯尼考药物相关检测提供了量值溯源与传递的基础,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以及可溯源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猪肉鲜味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商品化猪场养殖的东北民猪、北京黑猪、五指山猪及杜长大外三元杂交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宰后背最长肌中肌苷酸、肌苷、次黄嘌呤、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及味精当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杜长大外三元杂交猪、北京黑猪和五指山猪(P<0.05);东北民猪背最长肌次黄嘌呤与肌苷含量最低(P<0.01);北京黑猪背最长肌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谷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东北民猪和五指山猪(P<0.01),五指山猪背最长肌谷氨酸与天冬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东北民猪、北京黑猪和杜长大外三元杂交猪的味精当量极显著高于五指山猪(P<0.01)。  相似文献   
6.
食品欺诈是指蓄意对食品进行虚假描述,造成该食品的宣称与其真实属性不符的行为。食品掺假是食品欺诈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在众多食品欺诈事件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冒充、稀释、非法添加和非标注成分这4 类掺假行为。随着食品加工方式的多样化、贸易的全球化和供应链的复杂化,食品掺假愈发隐蔽,难以用常规靶向分析手段实现掺假鉴别,因此,非靶向分析技术逐渐成为食品掺假鉴别研究的热点。综上,本文重点综述了基于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的组学分析技术在食品掺假鉴别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加工技术能更好地实现品质保留,扎实的研究基础使其具有较大的商业化潜力,但相关法规和标准的缺乏限制了该产业发展,本文探讨我国超高压加工食品合规化需求,旨在通过梳理超高压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合规化历程,阐述国外从技术争议到技术许可全过程中的经典案例,全面论述超高压技术的可靠性及超高压加工食品的安全性.推动超高压加工技...  相似文献   
8.
乳品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源之一。乳品从生产到上市需要经过多重环节,极易在生产、加工以及包装过程中受到塑化剂的污染,需要引起重点关注。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PAEs)类化合物是最常用的塑化剂之一,能够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和弹性,但由于PAEs和塑料基质连接不够紧密,可从基质迁移到环境或食品中,因此有必要对乳品中的PAEs进行检测和风险评估。本文阐述了乳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和危害,介绍了PAEs在国内外采集工具、护理品、食品中的限量要求,针对乳品中PAEs的多种检测方法展开文献调研,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通过总结、归纳、比较现阶段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和场合,以期为不同需求的乳品中塑化剂检测提供有效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9.
食品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是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按照直接和间接方式分类总结了多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温滴定量热法、分子对接、分子动态模拟等多种分析方法,并列举了这些技术在研究多酚-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特点和实例,以期为食品科学领域中多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为食品其它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借鉴。最后,本文探讨了多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思路与发展方向,探讨了开展此类相互作用研究的食品加工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珂雯  徐雷  徐贞贞  王雪  杨曙明 《食品科学》2021,42(16):293-303
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LC-QTOF MS)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OPLS)法分析不同贮存时间的冰鲜鸡肉(1、3、5、7、10?d)和鲜鸡肉(0?d)的代谢物,从中筛选出29?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核苷酸降解产物。在冰鲜鸡肉贮存过程中,苯丙氨酸、色氨酸、棕榈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显著上升,肌肽、鹅肌肽和肌苷酸等物质含量显著降低,并且发现贮存5?d以内的冰鲜鸡肉和鲜鸡肉在代谢物组成上具有更多的相似性。本实验表明,基于LC-QTOF?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OPLS模型对冰鲜鸡肉和鲜鸡肉的鉴别具有可行性,本研究为冰鲜鸡肉代谢物研究提供思路,为冰鲜鸡肉的质量控制及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