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5%普施特AS、25%苯达松AS、50%高特克SE、15%精稳匀得EC、6.9%威霸EW等10种除草剂及其混用在苜缩中进行了药效试验。除草效果达到80.7%-98.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百菌清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有机氯杀菌剂,广泛用于粮食果蔬、经济作物真菌病害的防治。近几年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百菌清是检出率较高的农药之一,其残留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高通量和现场实时的快速检测技术,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百菌清的理化性质、毒性和限量标准,以其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主线,系统总结了百菌清残留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百菌清检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开发更具有适用性的百菌清快速检测技术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检测5%鱼藤酮可溶液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Agilent GC-6890和DB-1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丙酮作为提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脂为内标物。[结果]鱼藤酮的保留时间为12.273、12.789 min,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相对标准偏差为1.7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9.10%~100.36%。[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满足鱼藤酮的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罗雪婷  吴迪  潘洪吉  范丽佳  张希跃 《农药》2012,51(5):366-368
[目的]对戊唑醇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测定了其残留消解动态.[方法]采用乙腈提取、Flolisil小柱净化、GC-μECD进行检测.[结果]梨添加标准品0.01、0.05、0.5、1 mg/kg,回收率分别为110.3%、77.8%、81.5%、74.5%;土壤中添加标准品0.01、0.05、0.5、1 mg/kg,回收率分别为110.5%、97.1%、88.4%、82.8%.通过田间试验样品检测得到的戊唑醇的消解动态方程,其在梨上半衰期为8.6 d,在土壤中半衰期为7.2 d.[结论]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高,仪器耗材普遍易得,能为大规模监测戊唑醇的残留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壤化学熏蒸效果的影响因素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传病虫害给作物产量造成了严重危害,而土壤熏蒸剂是解决土壤重茬问题的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主要从土壤熏蒸剂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环境条件等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化学熏蒸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土壤熏蒸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传统农业逐步向集休闲、娱乐、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农业模式转型,政府及消费者对农业安全意识大幅提升。通州区植物保护站通过摸索建设,创建了植物诊所体系,以达到科学指导种植,有效推广绿色防控植保新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在茶树菇及菌棒上、中、下3个部分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最终残留及消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茶树菇和菌棒中分别添加0.005、0.05、0.5 mg/kg 3个水平的吡虫啉,其平均回收率为92.0%~110.4%,相对标准偏差为2.9%~8.2%。吡虫啉在茶树菇上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在茶树菇和菌棒上段,吡虫啉半衰期分别为7.9、12.1 d。[结论]在茶树菇上手动喷雾施药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按0.23、0.34 g a.i./m2的剂量施药3、4次,施药间隔7 d,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间隔10 d时,吡虫啉在茶树菇上的残留量近似于欧盟规定的吡虫啉在蘑菇农药残留限量0.05 m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噻虫嗪在盆栽辣椒上使用的安全性,研究噻虫嗪及其代谢产物噻虫胺在盆栽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方法]在温室种植条件下,按噻虫嗪药剂的推荐剂量0.13 g/L和1.5倍推荐剂量0.2 g/L在辣椒半成熟期时,以灌根方式施药1次,不同时间处理后,取土壤样品和辣椒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样品采用乙腈溶液提取,Qu ECh ERS方法净化,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残留量,利用风险商值法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在0.01~0.1 mg/kg添加水平下,噻虫嗪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1%~113.8%,相对标准偏差为0.14%~6.65%;噻虫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7.4%~105.5%,相对标准偏差为1.41%~7.46%。噻虫嗪在辣椒和土壤中半衰期分别为6.3、11.9 d。按低剂量和高剂量施药后14 d,辣椒中噻虫嗪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47、2.78 mg/kg,噻虫嗪在辣椒中残留的风险商值(RQ)为0.12。[结论]参照欧盟规定的噻虫嗪在辣椒中的MRL值(0.7 mg/kg)和中国规定的噻虫嗪在黄瓜中的MRL值(0.5 mg/kg),噻虫嗪按推荐剂量,以灌根方式施药1次,14 d后收获的辣椒食用是安全的,人类膳食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有效防治茄子西花蓟马的杀虫剂。[方法]选取5种化学药剂和2种生物药剂,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评价常规手动喷雾条件下,各药剂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茄子西花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与结论]药后1、3、7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40%氟虫·乙多素WG、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和10%虫螨腈SC防治西花蓟马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优于其他药剂,防效可达82.49%~97.85%,可科学轮换用于蓟马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