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不同大小沙田柚果实之间品质的差异,并探讨品质差异产生的机制。将沙田柚依据果实大小进行分类,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数目、果皮厚度和果形指数,同时对不同大小的沙田柚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大小适中的沙田柚,即950~1000 g的沙田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沙田柚果皮厚度和种子数目随着沙田柚重量的增加而增大,果形指数不受沙田柚果实大小的影响。转录组测序后,比对KEGG数据库,显著富集了20条通路,其中10条涉及到风味品质相关的物质代谢,2条与植物激素相关。沙田柚果实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厚度、种子数目相关,和果形指数无关,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风味物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产生品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光谱和LiDAR成像优势,通过构建三维深度胶囊网络(3D-deep capsule network,3D-DCN)探索了这两种遥感数据源在城市地物分类上的应用.该网络通过使用两层3D-CNN结构实现融合后数据的非线性特征映射,然后紧跟胶囊网络生成代表特征的矢量并实现卷积、封装和分类;针对胶囊网络层间的非线性激活函数提出一种称为e-squash的非线性激活函数用于特征学习.在城市数据集上的分类实验表明,使用LiDAR高程特征数据极大地改善了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采用提出激活函数的3D-DCN在城市数据分类方面比经典分类方法和未采用e-squash的胶囊网络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解析北部湾海域及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多样性特征与安全风险,本研究采集了北部湾茅尾海养殖区域海水和水产经济动物样品,利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TCBS)对所采样品进行海洋弧菌的分离和纯化,共分离获得109株疑似弧菌菌株。通过16S rDNA和特异功能基因toxR的PCR扩增并测序鉴定,共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0株,检出率为18.3%。此外,通过系统发育分析还发现副溶血性弧菌的toxR和tdh基因序列都存在水平基因转移现象,呈现出较大的多样性。对20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毒力基因td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4株携带了tdh毒力基因,检出率为20%,易引起食物中毒,对公共卫生造成的威胁较大。因此,本研究建议采用PCR技术开展副溶血性弧菌特异种属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准确评估北部湾区域海水及其水产品的卫生安全性,降低爆发水产养殖业病害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分析比较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代谢物的差异。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其代谢产物,共检测出6 982种代谢物,包括负离子2 704个,正离子4 278个;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发现,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可以被区分开;对差异代谢物的分析发现,二者共有501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表达量前50的差异代谢物中有7种是黄酮类物质,6种是氨基酸和多肽类物质;11个代谢通路被显著富集,其中4个和氨基酸代谢相关。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枸杞中的氨基酸代谢以及对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的差异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其专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课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一直存在。西部地区地方院校基于地理学背景开设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往往面临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思考。从学生自身层面反馈问题与建议,能更好修正自上而下教学改革的局限性。文章以南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结合本科生调查问卷分析,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课程内容、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广西钦江流域水沙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河流水沙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钦江陆屋流域1957—2016年的长时序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和年输沙率数据,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R/S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及复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以上序列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降水和径流输沙关系的变化;最后结合流域森林转型特征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量弱上升、径流量减少、输沙率显著减少,在α=0.05和β=0.01的显著水平下,降水量和径流量无变异,输沙率弱变异。降水量在1962年、1971年、1989年和2013年发生突变,径流量在1963年、1971年、1989年和2007年发生突变,输沙率在1967年、1971年、1981年和2001年发生突变。降水量存在4类时间尺度,23 a、13 a分别为第一、二主周期;径流量序列存在3类时间尺度,14 a、9 a分别为第一、二主周期;输沙率序列存在4类时间尺度,22 a、5 a分别为第一、二主周期。(2)降水量-径流量累积关系分为两个阶段,即1957—1988年和1989—2016年,斜率分别为0.006 8、0.005 8;降水量-输沙量累积关系分为四个阶段:1957—1962年、1963—1988年、1989—1998年和1999—2016年,斜率分别为0.014、0.019 4、0.016 4、0.009,造成水沙关系变化的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3)广西林业建设和森林转型的发展过程是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在南流江流域定量评估三种GPM IMERG降水产品(FRCal、ER、FRUncal)的精度,并通过新安江模型模拟径流量,探讨IMERG卫星降水产品在南流江流域的水文适用性。结果表明,FRCal、ER、FRUncal与地面观测的平均月降水相关系数(CC)在0.80以上,尤其FRCal更是高达0.94,在日尺度上稍差,但FRCal的CC值亦高达0.71;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FRCal相对于ER、FRUncal更符合地面降水观测结果;将IMERG产品日降水数据驱动新安江模型模拟的径流与观测流量有一定偏差,与ER(0.46)、FRUncal(0.54)相比,FRCal的纳什指数NSCE(0.59)较大,具有更好的水文模拟性能,但FRCal略微低估了流域汛期的流量。IMERG产品在南流江流域对降水捕捉准确性较高,但在径流模拟方面还需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地物演化的机理,从物质存在与空间和时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切入,阐明地物空间存在的非空性必然导致其时间存在为大于0的实值.在时间中存在的地物,必在时间算子作用下一切事物都发生演化.给出地物的新生、演化、消亡、时态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等概念的数学定义.通过有生命周期的事物、古建筑的重建、历史遗迹等事例,阐释地物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