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英红九号红茶渣经碱溶酸沉提取的茶蛋白为研究对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得到茶蛋白ACE抑制肽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酶解物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超滤膜分离和不同分子量组分的ACE抑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英红九号茶蛋白ACE抑制肽的最优酶解工艺为酶解温度37℃、3.20 h、p H值7.20、底物质量分数3%、酶底质量比0.40%,在此条件下进行的验证试验ACE抑制率为83.38%,与理论值84.48%较相符。英红九号茶蛋白ACE抑制肽酶解物富含必需氨基酸(33.03%)和对ACE抑制活性有重要意义的疏水性氨基酸(47.20%),且经超滤膜分离所得<3ku组分的ACE抑制活性(IC50=0.85 mg/mL)要显著强于酶解物(IC50=1.37 mg/mL)和>3 ku组分(IC50=2.81 mg/mL)。该研究为食源性ACE抑制肽的研究开发和英红九号茶蛋白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茶叶加工中美拉德反应对品质形成与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拉德反应主要是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非酶促反应,广泛存在于热加工食品中。茶叶是重要的农产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对其香气、色泽、滋味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加工中研究的深入,其产物的功能性与安全性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基于此,本文重点从美拉德反应对茶叶香气、色泽、滋味形成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为探索茶叶加工中合理利用美拉德反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而减少其不利影响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具有抑菌作用,但是对植物病原菌,尤其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目前还未有报道。以从绿茶中萃取的茶多酚粗品为供试药剂,通过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考察了茶多酚粗品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温度对茶多酚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卵菌门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IC_(50)值为0.000 7~0.003 g·mL~(-1)),其次为炭疽菌属病原菌(IC_(50)值为0.003~0.05 g·mL~(-1)),而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玉米弯孢病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同时,高浓度茶多酚对短小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当培养基温度为65℃时加入茶多酚,茶多酚的抑菌活性发生显著变化,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因此,茶多酚可作为植物病原菌抑菌剂。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陕西、山东、四川和甘肃4个省份花椒的脂肪酸组成,该文采用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方法对4个省份共32份花椒的脂肪酸进行提取,结合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外标法确定各组分的含量。4个省份花椒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四川、山东、陕西和甘肃花椒样品分别检测出15、15、14种和13种。陕西、山东和四川花椒样品所含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均为顺-11-二十碳一烯酸(花生烯酸),而甘肃花椒样品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顺-9-十八碳一烯酸(油酸)。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其中4个种脂肪酸在4省份花椒样品中无显著性差异,其余12种脂肪酸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与植物体内合成路径不同,微生物体内合成咖啡碱存在一条以黄嘌呤为底物,利用鸟嘌呤脱氨酶催化鸟嘌呤生成黄嘌呤有效合成咖啡碱的新途径。为克隆鸟嘌呤脱氨酶的基因,构建可高效合成黄嘌呤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外源蛋白活性进行检测,分别以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为研究材料,根据GenBank中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中鸟嘌呤脱氨酶基因gud1和egud序列设计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扩增其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连接至pMAL-c5X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蛋白表达,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其目的蛋白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MAL-gud1、pMAL-egud均可用来合成黄嘌呤,且GUD1比EGUD合成黄嘌呤的效率更高。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丰富黑茶加工技术理论,同时为体外构建高效咖啡碱生物工程菌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定量描述分析在茶汤滋味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量化数据来判断茶叶的滋味品质,并确定茶叶感官品质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对同一鲜叶原料加工的炒青、云尖和龙井的8种感官滋味特征分别进行定量描述,并绘制出反映滋味特征的雷达图,应用Excel和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云尖在苦度、浓度、强度和涩度这4个感官特性上要弱于炒青和龙井,在鲜度这一感官特性上要强于炒青和龙井;8种茶汤滋味特征中的浓度、鲜度、苦度、涩度与茶叶化学成分具有相关性。结论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判别茶叶滋味特征,更直观地表现茶叶的滋味差异,阐明了浓度、鲜度、苦度、涩度与不同茶叶化学物质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市售黄茶外观色泽的色差分析结果和感官审评得分,建立色泽指标与外观色泽评分之间的关系函数,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生化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黄茶在外观色泽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黄茶的整体品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由色相(O)值经数据转换所得的色度(P_s)值与外观色泽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建立了P_s值-外观色泽评分的二次拟合模型,经验证,模型准确率为98.9%,P_s值可用于分析黄茶外观色泽品质;P_s值与茶红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黄茶干茶的外观色泽与这两种生化成分有关。本实验建立了黄茶外观色泽的色差评价方法,可为黄茶色泽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苦瓜绿茶口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苦瓜为主要原料通过醇提法制备苦瓜浸提物,再利用苦瓜浸提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速溶绿茶粉、木糖醇和玉米淀粉及其他辅料,经混合、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苦瓜绿茶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苦瓜浸提物在料液比1:20,温度90℃的醇溶液中浸提4 h为其最佳浸提条件;以苦瓜浸提物0.3 g,速溶绿茶粉0.1 g,填充剂(玉米淀粉:β-环状糊精=1.5:0.8)1.5 g,木糖醇3.0 g为原料,并经55℃干燥可获得新型苦瓜绿茶口含片。结论本研究将苦瓜浸提物与速溶绿茶粉相结合,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获得具有表面光滑美观且食用方便的新型苦瓜绿茶复合营养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黄大茶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肪组织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将5 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2.5%(终质量分数,下同)黄大茶水提取物组、高脂饮食+0.5%黄大茶水提取物组。饮食干预处理12 周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脂肪组织质量,观察脂肪组织形态,并分析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等指标。结果:2.5%黄大茶水提物能高度显著降低高脂小鼠体质量及脂肪组织质量(P<0.001);减少脂肪组织的脂质沉积;促进SREBP-1C、FAS、ACC、SCD-1等脂肪酸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脂肪酸分解相关基因PGC-1α和CPT-1的表达;不同程度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carboxylase,ACC)通路。结论:2.5%黄大茶水提物饮食干预能显著缓解高脂饮食小鼠肥胖和减少脂质沉积,促进脂肪组织脂肪酸合成和氧化分解代谢,此作用与黄大茶水提物激活AMPK/ACC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