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9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一种α-取代-α,β-不饱和醛的制备方法应用于番茄红素(Ⅵ)的全合成中,通过该法以廉价的原料假性紫罗兰酮(Ⅰ)制备了2,6,10-三甲基-3,5,9-十一烷三烯-1-醛(Ⅱ),然后与四乙基亚甲基二磷酸酯(Ⅲ)经过Wittig-Horner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7,11-三甲基-1,4,6,10-四烯十二烷基膦酸二乙酯(Ⅳ),最终和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Ⅴ)进行Wittig-Horner反应、转位异构合成全反式番茄红素。反应共经历3步线性反应,总产率为37.0%。最终产物的结构采用IR、HRMS和NMR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的铅的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并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方法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曲线校正和样品测试重复性引入,而定容体积和称样过程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旨在利用广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2015年至2020年针对肉及肉制品样本的检测数据,构建肉及肉制品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从而了解广州市该段时间内肉及肉制品的食品安全风险及其时变特点。该研究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解释结构模型建立风险指数,并基于该指标值作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观测值探讨观测背后的隐含风险状态。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0年所有样本综合风险指数结果都在[0,0.45]之间,总体风险都较小,其中2019年风险最高;将风险指数进行等级划分,显示2015~2020年风险等级为[1, 2, 2, 2, 3, 1];通过HMM分析得到这六年的隐藏风险等级为[0, 1, 1, 1, 2, 0],与观测风险结果一致,且HMM预测2021年风险等级为1,即表明广州肉及肉制品风险往良好态势发展。最后,进行风险差异原因分析,发现各肉制品分类之间有差异,其中腊肠、鸡肉和腊肉的风险指数较高于其他种类,而2019年增加腊肠和腊肉的检测是风险增加的一个原因。总体来说,广州肉及肉制品风险较小,但依旧需要监督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南沙区肉菜市场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预防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提供依据,本项目从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历时共18个月,一共采集南沙区8个街镇的肉菜市场外环境相关样本1 160份,采用实时定量RP-PCR的检测方法进行禽流感病毒的H5/H7/H9分型检测。Ct值≤32.00时结果判定为阳性,共有184份样本检出禽流感病毒,检出率为15.86%。其中,9份检出禽流感病毒H5亚型,检出率为0.78%;173份检出禽流感病毒H9亚型,检出率为14.91%;H5和H9混合亚型阳性2份,检出率为0.17%;所有样本均未检出禽流感病毒H7亚型。检测结果提示南沙区肉菜市场外环境中存在一定的禽流感病毒传播风险,应通过定期的消毒和清洁等措施,降低此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平板分离培养法、免疫磁珠分离(IMS)法、VIDAS全自动酶标免疫测试系统、BAX全自动病原菌检测系统及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食品中检验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0157:H7的特异性、敏感性.方法 使用平板分离培养法、免疫磁珠分离法、VIDAS法、BAX法及LAMP法对人工制备的染菌猪肉样本进行检测,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BAX法和LAMP法的检出率最高,分别是89.1%和85.9%,免疫磁珠法和VIDAS法检出率次之,分别是75.0%和78.1%,传统分离培养法为43.8%.结论 BAX法和LAMP法具有快速、高效、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特点,可快速筛选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0157∶H7.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及分布情况, 发现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共采集6类共1058份食品样品, 对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氏菌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64株, 总检出率为15.50%。食源性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40.93%), 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9.29%)、金黄色葡萄球菌(2.38%)、单增李斯特氏菌(2.08%)、沙门氏菌(1.42%),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0。不同食品类别中水产品检出率最高, 达到了43.52%, 其次为烘焙食品(13.64%)、小摊贩食品(10.62%)、生鸡肉(8.47%)、冷藏膳食(7.50%)和熟肉制品(6.82%), 不同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餐饮店的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50.00%), 其次是农贸肉菜市场(17.70%)、超市(16.71%)和小摊贩(10.62%), 最低的是零售店(9.83%)。散装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5.85%)高于预包装食品的检出率(9.09%)。中心城区烘焙食品、生鸡肉致病菌检出率要高于周边区, 周边区域小摊贩食品致病菌检出率为零。结论 2016年广州市市售食品存在较高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 对食品安全隐患较高的食品应加强监管, 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17起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预防盐酸克伦特罗引起食物中毒,总结了广州市2001年发生的由盐酸克伦特罗引起的食物中毒。2001年共发生17起,中毒人数106人,是2001年广州市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因素(89.4%),17起食中毒中,只有一起发生在集体食堂,其余均在家庭,盐酸克伦特罗引起的食中毒发病率为98%,无死亡,总结结果显示应加强市场肉品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8.
2006-2008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2006-2008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特征,提出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确定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标准,利用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与报告系统收集2006-2008年暴发资料,建立excel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库,按季节、月份、致病因素、致病食品、就餐场所、引发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共189起,发病2678例,死亡6例,平均每起发病14.17例,罹患率13.47%,病死率0.22%。查明致病因素共166起,占总数的87.83%;微生物性暴发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58.20%和70.95%;有毒动植物性暴发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数的66.67%。微生物性(17.27例)平均每起患者数最多;化学性罹患率(91.83%)最高;有毒动植物性病死率(1.86%)最高。结论应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与报告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开展针对性防控,降低食源性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蔬菜中3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蔬菜捣碎后经乙腈提取,盐析,浓缩,SPE柱净化,丙酮定容,采用DB-5MS毛细管柱和FPD检测器测定。可检测33种有机磷农药。结果 33种有机磷农药在40~8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 8~0.999 9。加标回收率为73.1%~10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9%~8.39%。定量检出限3.5μg/kg。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设定色谱条件下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净化后测定有机磷农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满足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在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说明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本研究主要介绍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基础情况,探讨该项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法,为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