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目前国内卷烟企业烟草异味处理的几种方式及存在的缺点,详细描述了一种先进的烟草生产过程中的异味处理系统在卷烟厂的应用,并分析了该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优点及需要的改进点。从系统运行状态来看,烟草异味处理系统达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可供相关企业在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Profibus-DP总线在烟厂包装设备中的应用,以及基于西门子公司的简单从站协议芯片LSPM2的PROFIBUS-DP开发。介绍了LSPM2的特点、外围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GD包装机组条盒包装机(CT)生产过程中条盒外观缺陷存在漏检问题,利用光电、激光检测技术设计了GD包装机组条盒外观检测装置.通过光纤光电传感器和数字激光传感器分别对条盒盒片的输送和成型过程进行检测,当条盒盒片出现歪斜或错位时,PLC控制设备实现在线剔除缺陷条盒、停机及显示报警信息等功能.应用效果表明:CT安装条盒外观检测装置后,条盒盒片输送和成型故障检出率分别达到100%和99.6%,条盒外观缺陷检测精度由350 mm提高到3 mm,有效提升了卷烟包装品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0):215-2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的调整其产业政策,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对韩国的产业政策进行了剖析,得出了其在促进韩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对韩国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行为和绩效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对此,中国的产业政策应吸取韩国的经验教训,适时地调整产业政策,加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的力度,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针对烟条图像的图像处理、图像特征提取和图像识别的算法,设计了软件系统,完成了软件编程,并在生产现场进行了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实验。通过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对烟条外观品质进行有效的检测,并具有检测速度快、总体检测效果好、稳定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开包倒梗工序是制丝环节烟梗预处理工段的第一道工序。针对南昌卷烟厂烟梗开包间开包倒梗工序要求,综合利用联合工房除尘系统除尘风量冗余,结合自身条件,设计一种新型负压倒梗装置,经实际使用表明效果良好,达到了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减少扬尘,净化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和顶空—气质联用法(HS-GC/MS)对电加热雾化型电子烟烟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在标准抽吸条件下(ISO),重点对电子烟的雾化效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电子烟烟油中溶剂(1,2-丙二醇和丙三醇)和烟碱的含量较高,其余成分为满足抽吸需要所调配的香精和烟草提取物;(2)烟油中1,2-丙二醇的含量为588.5mg/g,丙三醇为290.2mg/g,烟碱为10.4mg/g;(3)在标准抽吸条件下,电子烟烟油的平均雾化效率为11.99%,平均每口的雾化效率为0.30%。静态顶空法的前处理过程简便,在定性分析时比较有优势,但会发生热裂解,产生一些小分子量的醛、酮类化合物,故在定量分析中使用溶剂提取—气质联用法更合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烤烟烘烤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组分转化规律,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对烟叶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及转氨酶活性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烘烤过程中,以谷氨酸等10种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变幅较大;不同成熟度烟叶中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变化差异主要集中在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此时,适熟和过熟烟叶在烘烤中转氨酶活性较高;与尚熟烟叶相比,适熟和过熟烟叶丝氨酸、组氨酸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从烘烤定色期开始,呈现下降的变化,表明烟叶成熟度对游离氨基酸转化为美拉德产物有一定影响。由此,适当提高烟叶成熟度,有助于烟叶游离氨基酸互相转化和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免疫亲和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同时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和G_2的方法。方法以甲醇-水(70:30,V:V)为提取溶剂,采用高速均质提取,并经过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结果经月旭公司Welch Ultimate~X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后使用光化学衍生器进行柱后衍生,并采用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V:V)。黄曲霉毒素B_1、B_2、G_1和G_2线性范围在0.3~50.0μg/L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B_1、B_2、G_1和G_2检出限分别为0.15μg/kg、0.05μg/kg、0.15μg/kg、0.05μg/kg。在3个加标浓度下大米、花生和瓜子等试样的回收率在80.7%~92.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4~3.87%之间。结论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要求,且简便快速,适用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和G_2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