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4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2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 (CALB), a specific enzyme to catalyze the hydrolysis of esters, can be a good candidate for acetylcholine (ACh) hydrolysis instead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the CALB acylation, as the first stage in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with ACh and methylcaprylate (MEC) has been examin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echnique. The significant emphasis of this article is on the free energy barriers for the acylation step of hydrolysis reactions. Computed free energy barriers of the first step are 9.2 and 15.9 kcal mol−1, but for the second step are 7.9 and 11.6 kcal mol−1 for MEC and ACh respectively. Activation free energies are in the comparable and acceptable range and imply both of two reactions are theoretically possible. The stability role of the adjacent amino acids was examined by using two applied tools. It is exposed that the oxyanion hole residues decrease energy barriers by stabilizing the transition stat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鉴定真实神农百花蜜特征标志物,并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的神农百花蜜判别模型。方法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神农百花蜜样本,利用V+S图、聚类热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真实神农百花蜜特征标志物,利用神农百花蜜特征标志物构建PLS判别模型。结果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可以实现真实神农百花蜜和对照组蜂蜜的区分;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出了19种和2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3...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油料油脂中 67 种除草剂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 选取花生、大豆、油菜籽、花生油、大豆油及菜籽油为典型基质试样,经 1% 甲酸-乙腈提取,通过乙二胺基-N-丙基和无水 MgSO4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甲醇和 5 mmol/L 乙酸铵(含 0. 1% 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 C18色谱柱分离,ESI 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同时进行多反应监测(MRM),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 基质加标试验结果表明,0. 000 5~0. 08 mg/L 浓度范围内 67 种除草剂线性良好,决定系数(R2)均>0. 992,定量限(LOD)为 0. 005~0. 02 mg/kg。3 个加标水平下(LOD、2LOD、10LOD)的回收率为 62. 3%~118. 1%,RSD(n=6)均<15%。结论 本方法稳定性高、特异性强、灵敏、准确、高效,可以用于油料油脂中多种除草剂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标方法对湖北省地区15家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水源水、各个生产环节水样及包装容器等共116份样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将分离得到的48株阳性菌株通过梅里埃药敏鉴定卡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同源性研究。结果表明,48株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中有6株耐药菌株,耐药水平总体较低,而同一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亲缘关系较近,提示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水源。  相似文献   
5.
受我国南北气候、地理环境和养殖条件的限制,鲜活水产品为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需要经过长途运输。而运输过程中鲜活水产品受应激胁迫、机体受伤感染、水质恶化等因素影响,不仅引起水产品存活率降低,而且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丁香酚有较强的麻醉作用,广泛应用于口腔牙科麻醉,现也作为渔用麻醉剂应用到鲜活水产品运输过程中。虽然我国逐渐开展丁香酚应用、残留检测、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但关于水产品中麻醉剂丁香酚从应用到残留风险评估的综合性研究综述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丁香酚国内外标准规定、使用现状、麻醉机理和应用、残留检测方法、残留风险评估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说明和探讨,以期为我国丁香酚在水产养殖运输环节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通用的QuEChERS净化法,建立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米和面粉中灭草松及其代谢物6-羟基灭草松和8-羟基灭草松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当浓度为0.1~100.0 μg/kg时,灭草松及其代谢物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试验方法的定量限为0.2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6%~106...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基于高分辨质谱库和特征组分诊断比值法鉴别食品中非法添加淫羊藿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构建淫羊藿6种特征组分高分辨质谱库进行初步筛查,将不同产地和采摘时间的淫羊藿中药材模拟配制酒、代用茶和饮料样品,构建3种基质中淫羊藿特征组分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选取受产地、采摘时间、加工工艺等影响较小,不同基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的3组特征组分峰面积诊断比值DR1(朝藿定A/朝藿定B)、DR3(朝藿定A/淫羊藿苷)和DR7(朝藿定B/淫羊藿苷),合并后绘制箱图确定各诊断比值非异常值范围分别为0.60~0.96、0.26~0.64和0.35~0.91,以此作为鉴别指标。对实际样品配制酒、代用茶及饮料进行分析,1批次配制酒样品与淫羊藿6种特征组分高分辨质谱库匹配一致,且3组特征组分诊断比值DR1、DR3、DR7分别为0.73、0.28、0.38,均在规定区间内,推断该配制酒样品中加入了淫羊藿中药材。该方法准确、快捷、稳定性好,可快速鉴别食品中非法添加淫羊藿,为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淫羊藿违法行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基于特征组分诊断比值法的饮料与炮制酒中非法添加刺五加中药材的分析鉴定方法。方法 优化刺五加中药材的特征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条件,对不同产地刺五加中药材模拟的刺五加配制酒、代用茶、饮料样品进行检测分析,选取样品中的4种特征组分原儿茶酸、绿原酸、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并对各组分间的峰面积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种基质模拟样品中刺五加苷E和刺五加苷B的峰面积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恒定,且比值稳定,重现性良好。对诊断比值进行箱线图分析,刺五加的诊断比值鉴别区间为1.19~2.71。对市售含刺五加的保健食品进行检测,其诊断比值与我们的结论一致。结论 建立的特征组分比值法简单、高效,可用于饮料与炮制酒中非法添加刺五加中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在李斯特氏菌属鉴定中的分辨能力,建立快速准确鉴定单增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的质谱学方法。通过采集79株单增和57株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的指纹图谱,利用Clin Pro tool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数学判别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峰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峰强度差异显著的特征峰有16个,推测出单增李斯特氏菌生物标志物6个,英诺克李斯特氏菌10个,发现在单增李斯特氏菌中质量峰3985/7970 u和3972/7942 u是独立且连锁存在。基于遗传算法的判别模型交叉验证率和检测识别能力最强,分别为99.44%和100.00%,经验证准确率达到96%以上,可实现对单增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的快速准确鉴定。同时,利用Bruker Biotyper软件将以上菌株建库形成了实验室内部李斯特氏菌谱库,对8株未测李斯特氏菌进行搜库鉴定,匹配分数均高于商品化数据库,提升了MALDI-TOF MS对李斯特菌属的自动鉴定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婴幼儿奶粉和米粉辅食中细菌群落结构,对婴幼儿食品生产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Ion torrent PGM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14个婴幼儿食品样本中细菌16Sr RNA的V4~V5可变区进行了测序分析。测序共获得13805个不同的OTU,隶属于2界、10门、20纲、50目、84科、144属。分析结果表明,婴幼儿羊奶粉样品比米粉样品具有更高的群落多样性,奶粉样品组内差异较米粉样品小。羊奶粉样品中占绝对优势菌群隶属于厚壁菌门(65.58%)和变形菌门(16.01%),在属水平上以链球菌属(24.86%)和乳球菌属(21.44%)为主;而米粉样品中蓝藻菌门(41.79%)占有绝对优势,厚壁菌门(30.99%)和变形菌门(24.48%)次之,推测主要与两种产品的原料不同有关。另外,沙门氏菌(8.75%)、李斯特氏菌(3.61%)等与食源性疾病相关的细菌种类在米粉样品组中普遍存在,经组间差异性分析表明与奶粉样品中相应丰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婴幼儿米粉产品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其原料和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亟需引起生产企业和食品监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