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物体内麻醉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麻醉剂残留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动物体内的麻醉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尚显不足,相关综述文章很少。本文综述动物体内麻醉剂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并且以水产品为例探讨动物体内麻醉剂残留检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近年来引起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和重视的新型多孔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结合了有机和无机两种材料,MOFs材料呈现出了优于有机或无机材料的独特性能,如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超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这些优良性能使其具备了在分析化学中广泛应用的潜力。目前,MOFs材料已经在催化、吸附、药物输送、分离分析等领域被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见的MOFs材料的种类及合成方法,重点总结了其在萃取分离、气相色谱固定相和液相色谱固定相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3-氨基苯甲酸乙酯的电喷雾正离子质谱裂解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MS/MS),对3-氨基苯甲酸乙酯在正离子模式下的裂解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ESI电离产生准分子离子[M+H]+,并对[M+H]+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获得3-氨基苯甲酸乙酯的二级质谱图。结果在CID模式下,3-氨基苯甲酸乙酯主要产生m/z 138、m/z 94和m/z 77三个碎片离子。通过解析3-氨基苯甲酸乙酯二级质谱图得到其裂解途径信息:3-氨基苯甲酸乙酯首先断裂苯环C1位支链上的乙氧基丢失一个乙烯生成特征碎片离子m/z 138,然后断裂苯环C1位支链上酯基丢失一个CO2生成特征碎片离子m/z 94,继续断裂C3位上C-N键丢失一个NH3并生成特征碎片离子m/z 77。结论 本研究所提出的3-氨基苯甲酸乙酯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为其在水产品体内代谢物质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贝类不同部位重金属镉的分布情况。方法 以虾夷扇贝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检测, 系统研究了扇贝丁、扇贝鳃、扇贝内脏、扇贝边中重金属镉分布情况。结果 火焰原子吸收法检出限为0.007 mg/L, 线性范围为0.1~0.8 mg/L, 仪器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4%, 该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等指标均满足贝类样品的测定要求。贝类不同部位中的镉含量依次为扇贝内脏>扇贝鳃>扇贝边>扇贝丁, 扇贝丁中重金属镉含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2 mg/kg(GB 2762-2012), 扇贝边存在部分样品含量大于2 mg/kg, 扇贝鳃和扇贝内脏含量均大于2 mg/kg, 扇贝内脏含量最高(在9.22~62.50 mg/kg范围内)。结论 本研究为虾夷扇贝食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对贝类产品安全性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建议食用虾夷扇贝时去除内脏。  相似文献   
6.
阿维菌素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及残留检测 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菌素类药物(avermectins,AVMs)是一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因具有广谱、高效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中。阿维菌素(abamectin,ABM)是该类药物中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多被用于水产养殖中。然而ABM对水生动物的毒性较大,如若使用不当,会对水生生物及渔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ABM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以及在水生动物中的富集代谢、检测方法与最大残留限量(MRL)等,建议进一步加强ABM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机制研究,并结合ABM在环境的降解规律,探讨ABM及其降解产物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为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该种药物和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二苯甲酮类紫外稳定剂是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已经在环境中检出,严重威胁了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然而,国内对环境中二苯甲酮类紫外稳定剂风险评估仍显不足。本文从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环境中二苯甲酮类紫外稳定剂的来源、危害及残留状况。针对目前环境中二苯甲酮类紫外稳定剂风险评估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水产品中二苯甲酮类紫外稳定剂风险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免疫层析技术对丁香酚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的制备开展研究。方法 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纳米颗粒, 标记丁香酚单克隆抗体得到胶体金-丁香酚单克隆抗体复合物。以硝化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 包被丁香酚-BSA偶联物为检测带(T带), 羊抗鼠IgG为质控带(C带), 建立了丁香酚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结果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检出限为2.0 mg/L。结论 本研究所开发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可作为快速测定丁香酚的可靠、低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合成丁香酚半抗原及人工抗原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氯乙酸对丁香酚进行结构改造, 以获得含羧基的丁香酚半抗原。将经重结晶纯化后的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经碳化二亚胺(carbide dimethylamine, EDC)偶联制备人工抗原。采用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对丁香酚半抗原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紫外光谱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flight time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对偶联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紫外光谱结果表明, 与载体蛋白相比, 偶联物的特征吸收峰强度有一定的增强; MALDI-TOF MS结果表明, 表明丁香酚半抗原与BSA的偶联比为12.5:1。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丁香酚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为丁香酚抗体的制备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河豚毒素是河豚鱼及其他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内源性生物碱, 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 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自从2016年9月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后, 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的准确测定, 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水产品中河豚毒素含量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着重总结了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 并对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