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不同植物提取物对马鲛鱼的保鲜效果,为控制水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将马鲛鱼切块,经不同浓度的龙须菜寡糖(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oligosaccharide,GLO)、大蒜提取物(garlic extract,GE)、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和生姜提取物(ginger root extract,GRE)浸泡30min,于4℃条件下贮藏,以菌落总数、生物胺、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K值等指标评价其新鲜度。结果 GLO、GE、RE和GRE处理可延缓马鲛鱼中腐败微生物生长,有效控制各指标值的变化情况,使马鲛鱼块货架期延长1~2d,进而初步明确了GLO、GE、RE和GRE处理马鲛鱼块的合适浓度依次为0.5%~1.0%、1.0%~1.5%、0.03%~0.06%、1.0%~1.5%。结论采用不同浓度的4种植物提取物可延长马鲛鱼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生物胺是一类低分子量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脂肪族、芳香族、杂环结构,广泛存在食品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水产品中,大多由微生物来源的氨基酸脱羧酶对氨基酸脱羧后形成。水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喜爱,生物胺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水产品的品质,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引起过敏性反应。根据生物胺的组成可分为单胺、二胺和多胺,根据其挥发难易程度可分为挥发性胺、非挥发性胺,常见的生物胺有组胺、酪胺、腐胺、尸胺、色胺、苯乙胺、三甲胺、二甲胺等。本文重点介绍了水产品中常见生物胺的色谱、波谱、生物检测方法,以及物理、化学、生物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水产品中生物胺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水产品的品质监测与安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4种食源性肠道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分别依据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 的fimA基因、弗氏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 的ldh基因、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的idsC基因、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 的fimA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 并对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结果可靠、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的优点。结论 本研究为研发快速检测以上4种食源性肠道致病菌的试剂盒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测定海产品中8种生物胺的丹磺酰氯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经5%三氯乙酸提取,丹磺酰氯柱前衍生后,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5 m L/min,采用UV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对8种生物胺进行分离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色胺、2-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在15 min内得到有效分离,在1~100 mg/L范围内线性系数r~2﹥0.999,8种生物胺测定方法的检出限范围为0.02~0.17 mg/L,定量限范围为0.067~0.57 mg/L,且重复性良好,向秋刀鱼中分别添加生物胺标准品20.0、50.0、100.0 mg/L 3个含量水平,8种生物胺平均回收率介于79%~11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84%~12.57%。采用该方法测定了秋刀鱼等5类海产品中8种生物胺的含量,结果显示生物胺总含量在23~208 mg/kg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适用于海产品中多种生物胺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4种食源性肠道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分别依据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的fimA基因、弗氏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的ldh基因、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的idsC基因、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的fimA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并对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结果可靠、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的优点。结论本研究为研发快速检测以上4种食源性肠道致病菌的试剂盒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4-氯苯氧乙酸钠对小鼠的毒性及其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毒豆芽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苯氧乙酸钠(sodium 4-chlorophenoxyacetate,4-CPANa)对小鼠的急性、蓄积性毒性及其在小鼠机体的残留规律。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4-CPANa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性毒性实验以107.4 mg/kg为起始剂量,采用剂量递增蓄积系数法染毒,观察记录实验期间小鼠的一般生理指标,结束后测定小鼠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变化状况,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CPANa在小鼠机体内的残留量。结果:4-CPANa对小鼠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 074.1 mg/kg,蓄积系数K>8;4-CPANa对小鼠的生理及血液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影响,肝脏、肾脏均发生组织病理学变化;小鼠机体中4-CPANa残留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尿液>肾脏>肝脏>血液>心脏>脑组织>肌肉。结论:4-CPANa为低毒、低等蓄积性药物,其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毒豆芽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苯氧乙酸钠(sodium 4-chlorophenoxyacetate, 4-CPANa)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的影响以及其在小鼠机体的残留规律。方法 分别对小鼠按13.4、71.6、214.8 mg/kg(低、中、高)固定剂量连续灌胃28 d, 期间测定小鼠一般生理指标, 结束后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病理变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机体残留。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中、高剂量的4-CPANa对小鼠的一般生理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等生化指标及肝脏、肾脏系数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造成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肝脏、肾脏均出现组织病理学变化。小鼠机体中4-CPANa残留量均为: 肾脏>肝脏>血液>心脏>脑>肌肉, 且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4-CPANa的亚急性毒性会影响小鼠生长, 损害肝脏、肾脏, 28 d灌胃损害的最低剂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为71.6 mg/kg, 未观察到的有害作用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为13.4 mg/k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