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54篇
  免费   20279篇
  国内免费   16460篇
电工技术   16691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18686篇
化学工业   5110篇
金属工艺   4967篇
机械仪表   11353篇
建筑科学   11518篇
矿业工程   2940篇
能源动力   2652篇
轻工业   4997篇
水利工程   3197篇
石油天然气   2364篇
武器工业   2043篇
无线电   290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34篇
冶金工业   3756篇
原子能技术   507篇
自动化技术   80908篇
  2024年   3077篇
  2023年   9710篇
  2022年   8414篇
  2021年   9955篇
  2020年   8334篇
  2019年   9583篇
  2018年   4699篇
  2017年   5428篇
  2016年   5798篇
  2015年   7151篇
  2014年   12318篇
  2013年   9349篇
  2012年   10677篇
  2011年   12172篇
  2010年   11137篇
  2009年   11354篇
  2008年   12779篇
  2007年   11964篇
  2006年   7450篇
  2005年   6433篇
  2004年   5667篇
  2003年   4952篇
  2002年   3701篇
  2001年   3000篇
  2000年   2414篇
  1999年   1897篇
  1998年   1541篇
  1997年   1339篇
  1996年   1145篇
  1995年   963篇
  1994年   877篇
  1993年   680篇
  1992年   684篇
  1991年   585篇
  1990年   596篇
  1989年   543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8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赖礼泉 《矿山测量》2021,49(4):46-49
在矿区的岩移沉降观测过程中,由于环境、人为等原因导致观测数据缺失问题,损害了整体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影响后续沉降趋势预测.文中提出了一种最大期望算法,通过计算极大似然估计,交替执行E步和M步,最终得到观测缺失数据填补值.利用某矿区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发现最大期望算法对缺失数据填补更接近实际测量值,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固液掺杂、等静压压制、中频烧结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的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锆三元掺杂成分比例的钨电极材料烧结棒材,探究了不同成分配比对样品显微组织、第二相粒子分布以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锆三元复合添加能够有效改善第二相粒子在钨基体中的分布形态,降低第二相在晶界的过度富集,提高钨电极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并且当添加成分镧、钇、锆质量比为3:1:1时,材料具有最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致密度可达96.04%,显微硬度可达549.37HV0.3,抗压强度可达3785MPa,原因是此配比下第二相粒子最为细小均匀,弥散程度最高,对基体晶粒的细化作用最好,该配比下钨基体平均晶粒尺寸达到10.3μm。  相似文献   
3.
4.
5.
5G蜂窝网络发展迅猛,其覆盖面积将逐渐增大,因此使用5G蜂窝网络进行定位是有研究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高效、高精度和低占用的定位,以代替传统指纹定位过程中繁重的指纹库生成以及距离计算。该方法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卷积神经网络,并根据5G天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相位和到达角等特征量,选择合适的输入数据格式构造样本组建训练集,对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得到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替代指纹定位中的庞大指纹库,非常有利于直接在5G移动设备端实现定位。虽然卷积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时间,但在训练完毕后直接进行分类定位的速度非常快,可以保障定位实现的实时性。本文所实现的卷积神经网络权重与偏置所占内存不到0.5 MB,且能够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以95%的定位准确率以及0.1 m的平均定位精度实现高精度定位。  相似文献   
6.
7.
黄科  袁启平  董薇  孙沂昆  亢勇  王天翔 《电视技术》2021,45(10):129-135
恶意代码数量已经呈现爆炸式增长,对于恶意代码的检测防护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开始出现,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将恶意代码二进制文件转化为十进制数组,并利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 Dimen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1D CNN)对数组进行分类和识别.针对代码家族之间数量不平衡的现象,该算法选择在分类预测上表现良好的XGBoost,并对Vision Research Lab中的25个不同恶意软件家族的9458个恶意软件样本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分类预测精度达到了97%.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