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69篇
  免费   7821篇
  国内免费   5728篇
电工技术   735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9693篇
化学工业   30805篇
金属工艺   7833篇
机械仪表   9868篇
建筑科学   18716篇
矿业工程   11961篇
能源动力   4543篇
轻工业   13199篇
水利工程   18004篇
石油天然气   14288篇
武器工业   854篇
无线电   62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937篇
冶金工业   5480篇
原子能技术   1628篇
自动化技术   4616篇
  2024年   1093篇
  2023年   3962篇
  2022年   3821篇
  2021年   4522篇
  2020年   4366篇
  2019年   4321篇
  2018年   2134篇
  2017年   3342篇
  2016年   4156篇
  2015年   5121篇
  2014年   10209篇
  2013年   8047篇
  2012年   9497篇
  2011年   9483篇
  2010年   8712篇
  2009年   9202篇
  2008年   10298篇
  2007年   8954篇
  2006年   7896篇
  2005年   7987篇
  2004年   7479篇
  2003年   6285篇
  2002年   5236篇
  2001年   4787篇
  2000年   3979篇
  1999年   3360篇
  1998年   2971篇
  1997年   2724篇
  1996年   2500篇
  1995年   2315篇
  1994年   2253篇
  1993年   1764篇
  1992年   1685篇
  1991年   1723篇
  1990年   1636篇
  1989年   1446篇
  1988年   171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1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针对姬塬油田欠注井现象日益严重、堵塞物类型复杂造成常规酸化无法同时解除多种堵塞等问题,从堵塞物分析和解堵机理入手,研究了一种适用性较广的分子膜/混合有机酸复合解堵体系,主要由混合有机酸、新型分子膜、解聚剂和助剂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解堵体系具有优良的解堵性能,对现场垢样的溶垢率普遍能达到80%以上,对聚合物的降黏率可达到90%以上,适用于深部解堵,且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沉淀的产生。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分子膜/混合有机酸复合解堵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日注水量,适用于大部分欠注井的地层改造。  相似文献   
4.
5.
6.
基于GB/T 34341-2017标准,选取多家典型水泥企业进行组织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确定的系统范围内,企业边界(水泥产品制造过程)和能源生产过程是造成水稀缺足迹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对水体造成劣化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将为水泥企业后续改善组织水足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我国城市水系统管理职能条块分割、规划协调不足、精细程度不够等现象突出."全周期管理"可以从全要素、全过程、全场景等角度,以系统化思维解决城市水系统综合管理,增强城市水系统韧性和弹性.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建立了包含战略面、供给面、需求面、环境面和评估面政策的城市水系统全周期管理整体性框架,并从机构统筹、规划引领、智慧监管等方面提出实施机制建议,为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全要素管控、全流程监督、跨区域协同、分层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评价沥青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并且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沥青与集料间粘附性的影响。沥青裹覆集料后的抗水性除了与沥青的各种性质有关,还与集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有关。无论是南方多雨地区还是北方季冻地区,都面临着严重而且普遍的水损害问题,水损害会极大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引起沥青从集料上剥落的原因有很多,如路面厚度不足、压实度不够等,但是水损害问题才是导致沥青从集料上剥落的根本原因,才是导致沥青与集料粘附性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全膜电容器边缘处的电场畸变是影响电容器元件击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浸渍情况和压紧系数对全膜电容器电场分布的影响,对电容器端部进行建模,通过改变浸渍情况和压紧系数,计算不同参数下电容器端部的电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未浸渍情况下电场最大值集中在折边处两侧,浸渍情况下场强在折边圆弧处分布较为均匀.同时发现,在浸渍情况下增大压紧系数K可以明显改善全膜电容器端部电场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