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71篇
  免费   2013篇
  国内免费   669篇
电工技术   24434篇
综合类   2134篇
化学工业   682篇
金属工艺   1141篇
机械仪表   840篇
建筑科学   1307篇
矿业工程   328篇
能源动力   757篇
轻工业   586篇
水利工程   1267篇
石油天然气   505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16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84篇
冶金工业   896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1482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568篇
  2021年   683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673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679篇
  2015年   719篇
  2014年   1918篇
  2013年   1602篇
  2012年   1667篇
  2011年   1672篇
  2010年   1364篇
  2009年   1371篇
  2008年   1494篇
  2007年   1431篇
  2006年   1411篇
  2005年   1704篇
  2004年   2036篇
  2003年   2555篇
  2002年   2066篇
  2001年   1797篇
  2000年   1355篇
  1999年   1194篇
  1998年   1079篇
  1997年   1092篇
  1996年   1192篇
  1995年   992篇
  1994年   609篇
  1993年   520篇
  1992年   528篇
  1991年   532篇
  1990年   449篇
  1989年   39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朱宏  张蔚翔  郭成英 《中州煤炭》2021,(11):239-243
为应对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中的停机问题,基于概率法的方式,将常用的确定停机计算与加入了概率法的概率停机进行比较,研究了二者的区别与其在长期投资方向的不同。在进行电力系统停机分析时,通常会分别从确定停机与概率停机的角度出发,对其应急状态下的潮流进行计算。但前者的方法可能导致极低概率的停机事件被忽略,进而影响长期的资金投资。通过加入概率法的计算,使得对单个停机事件的判定由其具体的频率来确定,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刘翠梅 《电气开关》2021,59(4):64-68
为了增强多机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提升电力系统平抑负荷扰动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反步技术的非线性自适应励磁控制方案.由于发电机的机械功率和阻尼系数受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因此可以直接视为未知数,利用自适应定律估算出来这些未知量.根据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的形式推导出自适应规律,保证发电机的转子角速度、机端电压、输出功率等不同物理量均收敛.然后在4机11母线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上仿真三相短路故障,测量转子转速偏差,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进行评估,并与现有的反步控制器和常规电力系统稳定器(CPSS)进行了比较.根据仿真结果,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比现有的两种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郑晓亚  罗风立  刘帅 《节能》2020,39(4):27-29
围绕某焦化厂干熄焦余热发电站并网发电后出现的焦化厂电力系统10 kV母线电压偏高问题,分析了电压偏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较好地保证了焦化厂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充分利用了干熄焦的产能,实现了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X80钢级管线钢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工业性试验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对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加热温度过高获得的粗大原始奥氏体晶粒在变形后依然粗大,相变后获得的组织相对粗大,不同原始奥氏体晶粒间获得组织具有明显的取向差,同时可以清晰看到原始奥氏体晶界,冲击断口为解理断口,严重影响X80钢级管线钢的冲击韧性。而加热温度较低时,原始奥氏体晶粒细小,断口为韧窝状,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环境保护的严厉制约,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需求、大电网互联和跨国联网发展的趋势,以及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的影响,我国电力系统急需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制品的柔韧性,以聚乙二醇接枝三聚氰胺(M-PEG)替代部分三聚氰胺,并与甲醛、聚乙烯醇(PVA)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聚乙二醇-三聚氰胺甲醛(PEG-MF)与PVA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SemiIPN)。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手段对Semi-IPN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PEG、PVA等柔性链段对Semi-IPN黏度、游离甲醛含量、柔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作为线型结构贯穿于聚乙二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交联网络体系结构中,形成了半互穿网络结构;所形成的Semi-IPN的热分解温度比MF树脂降低了60℃左右;Semi-IPN的韧性比纯MF树脂提高了800%,最高可达到19.700kJ/m2。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加了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对电力的需求,因此对电力系统的性能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些年来,各种智能化设备逐渐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极大的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对其运行的稳定性有直接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中应该采用的调试技术以及调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最后给出了对调试人员和调试技术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及普及,电力工程的发展模式迎来了全新的变革,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引入,我国的电力系统电气工程在自动化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生产力与生产质量都形成有效的提升。然而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性的漏洞,需要智能化技术进行补强。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电力工程自动化体系中的运行状况展开研究,并对智能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电力系统输电网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自动化程度。自动化控制的电力系统配电网可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电力工作者也逐渐重视电力系统的动动化控制程度,当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就是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由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控制系统中的电力设备,使其在最优模式下工作,即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文章研究了当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