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32篇
  免费   3411篇
  国内免费   1593篇
电工技术   1168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19篇
化学工业   490篇
金属工艺   990篇
机械仪表   1654篇
建筑科学   1338篇
矿业工程   600篇
能源动力   771篇
轻工业   492篇
水利工程   477篇
石油天然气   431篇
武器工业   277篇
无线电   36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65篇
冶金工业   347篇
原子能技术   90篇
自动化技术   5562篇
  2024年   365篇
  2023年   1202篇
  2022年   1077篇
  2021年   1338篇
  2020年   1130篇
  2019年   1481篇
  2018年   678篇
  2017年   1048篇
  2016年   1172篇
  2015年   1286篇
  2014年   2213篇
  2013年   1616篇
  2012年   1870篇
  2011年   1595篇
  2010年   1488篇
  2009年   1456篇
  2008年   1882篇
  2007年   1684篇
  2006年   1185篇
  2005年   1244篇
  2004年   1121篇
  2003年   889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585篇
  2000年   503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云南化工》2019,(9):59-60
扩展有限元法是近年经过大量运用的,在传统有限元的范围中求解不连续问题一种有效计算方法,它是基于单位分解的思想,在计算不连续问题时加入跳跃函数。以ABAQUS为平台,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 (XFEM),以含双穿透型裂纹的有限宽板受横向拉伸载荷为力学模型,建立相应的裂纹尖端应力的有限元模型,研究焊接接头区域不同间距双裂纹相互作用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裂纹间距的的大小并没有对裂纹的扩展速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光阳  何岩  朱喆  胡华民  刘建华 《机械》2020,47(9):33-39
针对全扭矩工况(螺栓预紧力矩均为设计值)、欠扭矩工况(螺栓预紧力矩均为设计值的20%)和部分欠扭矩工况(其中一组对角螺栓预紧力矩为设计值,另一组对角螺栓预紧力矩为设计值的20%),系统开展了轴向振动载荷作用下切槽式螺母的防松性能研究;全扭矩工况下研究了切槽处裂纹对切槽式螺母防松性能的影响,利用体式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分析设备分析裂纹的扩展情况。结果表明:在三种预紧工况下,全扭矩时螺母具有良好的防松性能,但在欠扭矩和部分欠扭矩工况下螺母的防松性能降低,且后者更为严重;螺栓的松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螺栓轴向力快速下降,原因是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和螺纹接触面应力重新分布;第二阶段是螺栓残余预紧力缓慢下降,原因是螺纹接触面发生微动磨损。此外,切槽处裂纹会降低螺母防松性能,通过微观分析表明裂纹试验后出现明显扩展。  相似文献   
3.
在变压器的二次侧加入无功补偿装置,是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的一种重要措施。以用于变压器二次侧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作为研究对象,在传统PI控制与模糊PI控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PI控制策略。同时,基于MATLAB平台完成了SVG装置的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PI控制方法能够快速、无超调地跟踪电压设定值,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瞬时响应性能,从而提高了SVG系统的补偿精度。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配电网故障报警装置终端模块进行了简介,并主要对数据采集接口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模块采用ADUC81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使其采集数据的精度提高,计算速度变快,同时能够实时把数据传送至报警终端单片机P89C668,为终端通过GPRS传输数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电力系统输电网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自动化程度。自动化控制的电力系统配电网可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电力工作者也逐渐重视电力系统的动动化控制程度,当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就是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由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控制系统中的电力设备,使其在最优模式下工作,即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文章研究了当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智能监测和和监控设备,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智能管廊体系。搭建了体系的主要构架,根据当前配电网管廊内设备的运行现状及运维管理要求,剖析了该体系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根据功能的不同,将体系分为终端层、应用层、通信层3个层面,阐明了终端层数据采集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及采集技术标准、应用层监控主站的结构组成、对获取的大数据的处理要求及最终人机界面需要实现的功能,为配电网智能管廊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使用pH计标准物质检定实验室pH计的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产生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从而做出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判定。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配电网中高渗透率光伏及用电高峰负荷过重带来的电压越限问题,并在分时电价政策下通过低储高发获取经济收益以降低储能作为电压控制手段的成本,提出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综合运行控制策略。该策略包括电压控制和套利运作两部分,其中电压控制部分以防止电压越限为目标,建立包括电池剩余寿命(TOU)、荷电状态(SOC)、电压灵敏度特性、电池动作费用等在内的评价矩阵,选择综合评价指标最大者进行控制,以提高电压控制效率;套利运作部分以保证电压安全为前提,结合用电峰谷电价,尽量减少电池动作对节点电压的影响,选择电压灵敏度因数及动作费用最小、电池状态最优者进行控制。该方法在实现削峰填谷,改善配网电压安全,提高储能安装用户收益的同时,兼顾电池储能系统的状态变化,实现了功率在各储能单元间的合理分配,提高了动作效率,均衡了各储能单元的使用率,延长了整个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增量配电投资业务的放开和综合能源的发展促使多元市场主体参与配电网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给配电网的调度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为此,考虑不同主体,从经济性、安全性、高效性出发,建立含综合能源的增量配电网(incremental distribution network,IDN)多目标协调优化模型。首先采用隶属度函数描述各目标优化结果的满意度,结合线性加权求和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成单目标问题;继而借助能量枢纽,实现对IDN中多能源复杂耦合关系的清晰刻画;最后,在算例部分对所提模型及方法予以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以经济性为主的单目标优化,计及多主体参与的IDN优化调度策略能够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更加贴合系统实际,有利于促进IDN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