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旭龙水电站库区岸坡陡峻,不良地质体发育,为确保水电站正常运行,准确评价不良地质体稳定性和滑坡堵江及涌浪风险至关重要。经工程地质测绘确定库区分布18处不良地质体,均为第四系堆积体,蓄水前稳定,不存在堵江风险。蓄水后有8处堆积体可能存在变形破坏,其中7处堆积体可能发生塌岸,规模小,不会堵江;16#堆积体可能发生滑坡,规模较大,可能堵江和产生涌浪。利用GeoStudio软件对16#堆积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采用分析模拟法和潘家铮法对滑坡堵江风险进行了预测,并利用滑坡涌浪经验公式分析了涌浪对滑坡区、水库上下游岸坡和大坝的影响。结果表明,16#堆积体失稳不会造成堵江,滑坡涌浪不会影响大坝安全。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为金沙江上游相关工程的风险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某水电站库区变形体滑坡涌浪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健 《水电站设计》2013,(4):56-59,102
通过应用潘家铮法对某水电站库区变形体滑坡涌浪进行计‘箅分析,得到在不同滑速下的涌浪高度,以及距变形体不同距离的涌浪高度,为防范涌浪对水库和大坝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乐  邵兵 《水电能源科学》2019,37(5):111-114
某水电站古滑坡体位于库首右岸的峡谷进口段,总方量约1 327×10~4 m~3,历史上该滑坡体曾多次发生滑动,目前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古滑坡体下游侧边缘距离水电站建筑物较近,水电站扩建过程中施工因素及扩建后水库水位上升对古滑坡体的稳定影响较大,一旦滑坡体再次启动滑入水库,激起的涌浪对该工程威胁较大。基于潘家铮滑速计算方法,对计算式进行改进,编写了Fortran计算程序,运用改进后的潘家铮滑速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古滑坡体的加速度、速度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潘家铮涌浪计算方法和水科院经验公式预测了滑坡体入库激起对岸涌浪高度和坝址处涌浪高度,研究成果对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家峡Ⅱ^#滑体滑动性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李家峡水电站Ⅱ#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性与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其宏观稳定性态反演推算出滑面的c,φ值;采用非线性弹性、弹塑性介质力学模型模拟水位变化时的渗透动水压力作用,对该滑坡体的滑动性态、滑速、涌浪作了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与评价,为该工程的安全合理拉闸蓄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M-2000A型磨损试验机,试验模拟了不同捻向钢丝绳对矿用提升机衬垫摩擦性能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同向捻钢丝绳对衬垫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要大于交互捻钢丝绳,随着滑速的增加,不同捻向钢丝绳对衬垫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都在升高。  相似文献   
6.
《煤矿机械》2021,42(10):70-72
针对在实验室条件下摩擦衬垫摩擦性能测定的现状,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摩擦衬垫摩擦因数测定试验机,介绍了该试验机的机械、电控和液压部分的设计。该装置能较准确地模拟影响摩擦因数的各种因素,并通过试验分析了衬垫比压、相对滑速、温度等因素对摩擦因数的影响,为摩擦衬垫的选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预测鹅公带滑坡的涌浪问题,利用能量法计算滑速,而涌浪计算采用了潘家铮法和水科院公式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滑体发生滑动的情况下,产生的涌浪将不会威胁大坝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对高坝大库滑坡涌浪灾害链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概述了水库区典型滑坡涌浪实例,从水库滑坡分类、滑坡失稳诱发因素、滑带强度参数确定、滑速计算及运动演化规律、滑坡涌浪产生及传播模拟技术、涌浪与水工建筑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对已有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对各类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述,并对目前存在的研究难点、关键技术以及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综合前人对滑坡堵江的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滑坡完全堵江预测的基本研究思路,并按该思路对西南某电站库区滑坡堵江可能性进行了预测,重点通过滑速计算确定了滑坡可能的入江体积,计算结果与工程地质定性评价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
新滩滑坡体前沿深部变形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5年6月12日凌晨新滩发生大滑坡,滑坡体积约3000万m~3,滑坡呈北窄南宽的长条带状。北宽300—500m,南宽800—1100m,南北长约2km,滑动面积约1.1km~2。堆积物厚一般30—40m,最厚达86m。滑速10—30m/S,最大涌浪高约30m,波及上、下游各10余km。推入江中的滑坡体体积约260万m~3,堵塞江面约三分之一(水位为65m),碍航12d,新滩故镇被毁。但由于滑坡发生前作了预报,采取了有效防范措施,滑区内居民幸无伤亡。图1为滑坡后的地质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