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61篇
  免费   2300篇
  国内免费   2004篇
电工技术   1707篇
综合类   2693篇
化学工业   2378篇
金属工艺   1165篇
机械仪表   1444篇
建筑科学   2386篇
矿业工程   1845篇
能源动力   562篇
轻工业   805篇
水利工程   657篇
石油天然气   10491篇
武器工业   166篇
无线电   34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62篇
冶金工业   687篇
原子能技术   257篇
自动化技术   208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494篇
  2021年   719篇
  2020年   784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637篇
  2017年   879篇
  2016年   1012篇
  2015年   979篇
  2014年   1574篇
  2013年   1618篇
  2012年   2303篇
  2011年   2322篇
  2010年   1602篇
  2009年   1572篇
  2008年   1569篇
  2007年   1910篇
  2006年   2061篇
  2005年   1840篇
  2004年   1585篇
  2003年   1484篇
  2002年   1152篇
  2001年   1132篇
  2000年   930篇
  1999年   703篇
  1998年   617篇
  1997年   532篇
  1996年   423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350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生物活性未知的双对苯醌(2,7-dihydroxy-3,6,9-trimethyl-9H-xanthene-1,4,5,8-tetraone,DTXT)的抗氧化活性,并提高其发酵产量,考察DTXT的还原力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DTXT产生菌瓶生顶孢霉(Acremonium cavaraeanum)CA022菌株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在200 μg/mL质量浓度下,DTXT的还原力与芦丁差异不显著,高于VE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7.00%,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8.83%,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6.53%。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773%、硝酸钠0.185%、H3BO3 0.032%、VB1 100 μg/100 g,在此条件下实际获得的DTXT产量为4 150.8 mg/kg,是优化前产量的(2 864.83 mg/kg)1.45 倍。  相似文献   
2.
马中立 《现代矿业》2020,36(11):172-174
针对某在建矿山深井开拓方案探索需求,通过对胶带运输系统发展应用情况介绍和胶带运输系统运输特性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深井开拓胶带斜井方案与竖井加胶带斜井方案投资经济性比较,以及对胶带运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得出随着胶带运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大规模深井开拓中,胶带斜井开拓将大有可为,为冶金矿山深井开拓方案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封隔器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扩张式封隔器在裸眼井中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裸眼封隔器与地层的模型,对胶筒在坐封过程中与井壁接触应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在不同摩擦系数下接触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建立粗糙井壁面能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胶筒肩部为应力集中的区域,地层与胶筒的接触应力会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果为裸眼扩张式封隔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差频检测的原理,提出一种在高频动态输入模式下,对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的抗单粒子翻转效应进行评估的测试方法,并以一款8位3 GSPS高速AD为测试对象,设计开发了一套高速AD单粒子翻转效应测试系统,对目标器件进行了重离子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图像和错误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参试器件的抗辐照性能参数,为抗辐照高速高精度AD的加固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The basic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unit of a living organism is a single cell. To understand the variability and to improve the biomedical requirement of a single cell, its analysis has become a key technique in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research. With a physical boundary of microchannels and microstructures, single cells are efficiently captured and analyzed, whereas electric forces sort and position single cells. Various microfluidic techniques have been exploited to manipulate single cells through hydrodynamic and electric forces. Digital microfluidics (DMF), the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droplets holding minute reagents and cells of interest by electric forces, has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recently. Because of ease of fabrication, compactness and prospective automation, DMF has become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 We review recent developments of various microfluidic chips for analysis of a single cell and for efficient genetic screening. In addition, perspectives to develop analysis of single cells based on DMF and emerging functionality with high throughpu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压裂技术在低渗透及非常规储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压裂后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关系到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压后渗流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详细回顾了国内外学者所建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及求解方法,指出了不同模型和求解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传统单片机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面向工程应用,聚焦企业需要,构建能力递进、面向应用的内容体系,搭建资源共享、实践创新、师生互动的自主学习平台,组建培养兴趣,突出技能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践表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优化人才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停电会造成电力系统供配电可靠性以及服务质量下降,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单线图的配网停电单模拟操作应用。利用网格长度作为基本单位建立坐标系,以选取起始点与终止点为基础,通过四参数法将GIS坐标映射至图纸网格内,实现配网内设备初步布局,将杆塔、站房和整体均匀分布作为优化目标,设置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实现GIS单线图最终优化。选取某电力公司配网作为单模拟操作应用对象,模拟结果表明,单模拟操作配网停电后,该配网各负荷点年故障率、次平均停电时间以及年停电时间均有所减少,可有效提升配网的供配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The performance of surface ionic conduction single chamber fuel cell (SIC‐SCFC) prepared by the sol gel method was studied on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e electrode distance and electrolyte film depth, and multiple cells with the series and parallel connections. The SIC–SCFC was arranged the both anode of Pt and cathode of Au on the boehmite electrolyte. The open circuit voltage (OCV) of single cell achieved a maximum of 530mV in the dry gas mixtures of O2/H2=50% in room temperature operation, and but it became decrease as over 60%. The OCV was maintained the constant value between operating temperatures of 30°C to 80°C, and but it was decreased sharply at over 90°C because a humidity on the cell became lower as increasing operating temperature. Then, the cell property was improved to 120°C by adding to the humidity of 70% using a humidifier. The electrode distance and the electrolyte film depth of SIC‐SCFC found to be con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s of the cell resistance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on the electrode,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power property of SIC‐SCFC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cell stacks comprised of the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a cell.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注采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影响因素不明确、注采能力不对称的问题。基于相国寺储气库井下连续油管试井测试结果,提出储气库注气期“温降效应”、“变表皮效应”的概念,分析了储气库注采过程中温降效应、变表皮效应以及储层应力敏感对注采的影响。通过气藏型储气库注气期试井分析技术,研究各因素在试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以及对试井解释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对于采气期试井测试,注气期测试得到的储层物性参数具有同样的参考价值;②储气库温降效应对于试井解释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在不同注采运行周期内,变表皮效应以及应力敏感效应影响差异较大;③编制储气库注采运行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变表皮效应与应力敏感的影响,在不同注采运行周期内开展试井测试获取准确的储层参数值。研究成果为储气库试井测试与解释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