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98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3.
《家用电器》2003,(7):77-77
  相似文献   
4.
环保吸声材料的发展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分析了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介绍了它的发类、基本特点、用途及其研究发展情况。并介绍了很有发展有环保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吸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玲  尚福亮 《化工时刊》2007,21(2):63-65,69
利用吸声材料来吸声降噪是治理噪声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阐述了共振吸声材料与多孔吸声材料吸声降噪的机理,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各种吸声材料的分类、研究与应用及性能评价,对吸声材料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汽车领域,最近对提高车内肃静性和降低车外噪声的要求水准逐年在增高。作为吸声材料,通常主要使用的是毛毡或聚氨酯泡沫,但由于这些材料在中低频(100~250Hz)区域的吸声性能弱,必须增大厚度,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昭和电线电缆公司通过采用独自的材料技术,现已开发出了吸声性能比玻璃棉更优的吸声材料。  相似文献   
7.
水下声隐身材料是水下航行体避免被敌声呐发现、实现隐身性能的关键所在。介绍了吸声材料的理论和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吸声材料制备进展以及吸声性能测试方法,并对水声吸声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重点围绕吸声材料的结构设计、结构优化、吸声模型建立、声学计算、吸声性能仿真、性能预测、实验应用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对一些主要声学结构材料和声学结构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以工业固废镍铁渣为基本原料,通过添加胶凝溶剂,采用高温聚合成型工艺,制备出镍铁渣聚合微粒吸声材料,应用于吸声型声屏障中解决交通运输噪音污染问题。使用驻波管法和混响室法,对镍铁渣聚合微粒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新型吸声材料具有高效的吸声性能,特别是对中低频吸声性能优于高频,降噪系数NRC可达0.68。而镍铁渣聚合微粒吸声材料的粒度配比、胶凝溶剂掺量、厚度和空腔等参数均影响其吸声性能,增加空腔深度可显著提升吸声材料的中低频吸声性能。该吸声材料适用于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9.
建立某型工程车辆驾驶室的结构有限元模型、空腔声学有限元模型。对驾驶室结构和室内空腔声场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结构振动特性和声学特性。计算分析驾驶室声一结构耦合模型在特定频率激励下的噪声分布情况,同时考虑吸声材料对驾驶员耳旁声压级值的影响,总结出在新车型开发阶段进行车内噪声预测和控制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描述高分子材料粘弹行为的三元模型为出发点,以声波在高分子介质中的传播理论为依据,推导出了材料的水声声衰减能力与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参数包括损耗因子、松弛前的剪切模量、松弛后的剪切模量以及材料的密度和厚度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验验证所推导的关系式,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阻尼性能不同的聚合物,分别测试了它们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声衰减能力。用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参数计算得到的水声声衰减系数与实验测得的声衰减能力相符合。该数学模型为找出吸声系数与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指导水声材料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