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1篇
  免费   1923篇
  国内免费   517篇
电工技术   659篇
综合类   1322篇
化学工业   4403篇
金属工艺   414篇
机械仪表   696篇
建筑科学   836篇
矿业工程   140篇
能源动力   1946篇
轻工业   431篇
水利工程   78篇
石油天然气   861篇
武器工业   105篇
无线电   1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90篇
冶金工业   739篇
原子能技术   433篇
自动化技术   142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422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680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理论分析,设计并制造了4台典型结构的螺旋板式热交换器。通过试验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当量直径d_e、定距柱密度n,冷流体进口温度T对螺旋板式热交换器传热与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换热面积相近的样机,当量直径由19.7增至37.9时,总传热系数相对增加9%,平均压力降相对降低45%;定距柱密度由200增至800时,总传热系数相对增加17%,平均压力降相对增加129%;冷流体进口温度的提高既可使流体之间的传热效果增强,又能减小流体流动的阻力。基于试验数据对湍流状态下螺旋流的对流换热系数和压力降的准则式分别进行了拟合及验证,对流换热系数拟合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4%,压力降拟合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3%,为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的能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埋地油气管道通过永冻土地带时,由于管内介质与周围的冻土发生了热力作用,使冰土解冻,在管道周围形成融化圈。文章分析了永冻土的特点,建立了永冻土地带土壤传热数学模型:融化圈内外传热方程、管道向土壤和土壤表面向大气所放热量的守恒关系、融化圈界面处土壤温度、相变界面处固相变为液相的传热条件。还建立了埋地管道模型,并以穿过永冻土地带土壤的输油管道为例,分析并计算了各种应力的最大值所在的位置和大小,提出了在永冻土地带减小管道热力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外伴管伴热系统传热特性及优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FLUEM软件,对外伴管伴热体系传热特性及其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系统中存在传导、对流及辐射传热,其中封闭空气夹层又存在层流自然对流.计入空气对流的模拟表明,工艺管受热不均匀,而伴管布置在其正下方、保持空气层不被保温层挤占可提高伴热效果.伴热平衡时,伴热介质温度、热损失随物料温度近似线性增加.空气层均温假设导致工程设计不合理,而降低工艺管与伴管之间的热阻是提高伴热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场协同理论,对直椭圆扁管、单向螺旋椭圆扁管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管内传热与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理论分析,比较研究了不同的Re、Pr下,3种椭圆扁管的管内传热与流阻特性。结果表明,单向螺旋椭圆扁管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与直椭圆扁管相比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性能,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要比单向螺旋椭圆扁管的强化传热性能更好。在管内流体具有高Pr及低Re的条件下,2种螺旋椭圆扁管的强化传热效果显著,可作为很好的强化传热元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蒸发式冷凝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主要从管外水膜的影响方面就性能改进提出了分析,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扭曲管和管外亲水处理都能获得较好的水膜分布,而且还可以达到减小水膜热阻和提高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型加热缓冲二合一装置,应用国内外先进的传热技术,突破了双火筒双烟管两回程的传统热传导模式,为油田专用加热设备的设计开辟了新的技术思路。该设备的设计热效率达到90%,实际平均运行热效率为87.3%,比原二合—运行热效率提高约11.3%,单位热负荷钢耗率由6.8T/MW降低到2.8T/MW。这两项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采用该项技术的单台设备年可节油约263吨。  相似文献   
7.
分析研究了粉煤灰空心砌块的不同孔型构造与其传热和隔声性能的关系,指出:尺度较小的竖向矩形孔、孔壁与边壁较薄的砌块节能效果较好;大孔洞的砌块隔声效果较好。提出热工及声学指标应作为粉煤灰空心砌块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标号划定的主要依据以及在生产和使用时应当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导热反问题方法在计算瞬态传热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冬  陈听宽 《核动力工程》1997,18(6):553-559
利用Beck所提出的非线性估算方法,本文建立了一维瞬态导热过程中由固体内部一个或多个温度测点的测量值计算边界表面上未知的温度与热注匠数学模型,编写了通用计算程序IHCPP。为了验证程序HICPP的可靠性,假设在模拟压水反应堆燃料棒的是加热棒表面上中周期性的热流密度变化,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热流密度与假设的热浪密度比较一致,程序IHCPP根据布置在汽水分离器筒壁内不同深度的5个热电偶在瞬态传热试验中的  相似文献   
9.
赵胃国 《冶金能源》1997,16(4):52-55
本文以系统节能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观点,分析了金属换热器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气流阻力与动力消耗;传热面积与投资的定量关系。为正确选用不同结构金属换热器及其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蜂窝陶瓷辐射体非稳态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辐射体的整体辐射简化为单空腔辐射的总和。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建立了空腔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并根据武钢均热炉热锭加热工艺制度,对空腔非稳态传热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均热炉采用多孔辐射体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