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2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445篇
电工技术   201篇
综合类   771篇
化学工业   284篇
金属工艺   286篇
机械仪表   1040篇
建筑科学   566篇
矿业工程   225篇
能源动力   130篇
轻工业   236篇
水利工程   99篇
石油天然气   443篇
武器工业   147篇
无线电   7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1篇
冶金工业   145篇
原子能技术   245篇
自动化技术   113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汽车事故的增加,且小重叠碰撞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小偏置碰撞试验逐渐成为焦点。基于IIHS公布的最新车辆碰撞试验结果,统计超过100余款不同类型的25%小偏置碰撞车辆,建立碰撞转角与碰撞区域的数学模型,将25%小偏置碰撞归结为三种不同的碰撞策略,分别是吸能策略、掠过策略和掠过与吸能策略;并进行试验验证,对三种策略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偏置碰撞试验可运用合理的碰撞策略达到法规要求,对25%小偏置碰撞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何琦  赵航斌  彭俊  孙德新 《红外技术》2019,41(5):457-461
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由于光谱细分导致探测器所接收的目标信号的能量较一般成像系统弱,因此系统噪声对成像效果影响较大。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分析系统噪声成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ADC多次采样平均的方法来降低其噪声,并从理论上推导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然后搭建了实验系统,分析计算不同积分时间下,利用多次采样平均技术得到的信号和噪声大小,并计算系统的信噪比和NETD。结果表明,多次(m次)采样平均对系统的信号值几乎无影响,但可以将系统噪声降低至原来的m~(-1/2)倍。因此,该方法可将系统的信噪比提高至原来的m~(1/2)倍,并能有效降低系统的NETD,提高系统灵敏度。该方法为改善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成像效果提供了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汽车低速正面碰撞时,防撞梁变形过大超过极限空间,吸能盒吸能不足等问题。重建汽车前防撞系统原始结构,利用混合元胞自动机对其实施碰撞拓扑优化,获得了最佳的材料分布,将防撞梁设计成截面为"目"字形的铝型材,并带有侧翼加强的吸能盒新结构。对新结构方案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并将其参数化,搭建了基于ISIGHT优化平台,对设计变量自动寻优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新结构设计方法可以得到合理的前防撞系统形状和尺寸,提高汽车低速碰撞的耐撞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侧面碰撞是重要的汽车安全性评价指标,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B柱结构起到重要的缓冲吸能和保护乘员的功能。基于碰撞法规,对汽车侧面碰撞进行分析,采取补丁板结构对B柱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侧面碰撞工况特点,建立B柱、安装支架、台车等组成的碰撞模型,对比不同速度下B柱各测点的侵入量、侵入速度和变形量的变化;基于分析结果,对补丁板结构进行设计;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将设计方案应用于某车型的优化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可知:在B柱碰撞变形关键区域增加补丁板进行局部强化,B柱其它区域不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实现轻量化设计;采用补丁板结构的B柱设计可在降低侧面碰撞侵入量的同时实现B柱轻量化效果,较原设计重量减轻29.2%,各位置测量点的侵入量最高减少18.6%(D4位置);将该补丁板结构应用于某车型改进设计,仿真计算与试验侵入量相对偏差小于5%,改进B柱结构后的轿车碰撞仿真模型也较为准确,侧面碰撞试验中改进后的被试品轿车各项乘员安全评价指标全部达到法规要求;对比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准确性,为同类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可导向防撞垫的吸能单元在碰撞变形过程中挤压两侧波形板而导致波形板散落造成二次损伤的现状,从而提出了一种"H"型的吸能单元构型。根据我国《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05-01-2013)评价标准,设计了一种满足80 km/h碰撞速度的TA级可导向防撞垫,并通过建立车辆-防撞垫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碰撞仿真试验,对TA级可导向防撞垫的碰撞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仿真计算所得车辆运行轨迹没有出现侧翻、攀爬和骑跨等现象,各碰撞工况车体的最大加速度分别为:17. 3g、16. 5g、14. 6g、8. 1g,满足碰撞安全性法规的评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冯兵伟  宋建锋  丁鹏飞  薛涛 《机械》2020,47(3):44-50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是基于实车碰撞试验从汽车安全风险角度出发制定的汽车碰撞试验规程。为了更好地认识其对我国保险行业汽车安全风险评估及汽车安全性测试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介绍C-IASI的试验规程着手,根据汽车被动安全碰撞测试要求,通过对2017版本C-IASI与现行RCAR、E-NCAP和IIHS在试验类型、试验方法、试验速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探讨了不同测试项目的模拟场景以及差异原因,并对C-IASI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五次抛物线型回珠曲线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Creo 3.0建立了含矩阵式返向器和含扁圆形返向器的滚珠丝杠副模型;在ADAMS中对两种滚珠丝杠副模型进行了4种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借助于MATLAB对比分析了两种返向器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滚珠对其碰撞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相同工况下矩阵式返向器受到的碰撞力更大,但含矩阵式返向器的滚珠丝杠副的结构更加紧凑,可为含矩阵式返向器的滚珠丝杠副应用和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现有的一体化除汞技术和设备是按照原标准中水体中汞的排放<0.005 mg/L设计,不能满足国家环保部新颁布的《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中对水体中汞的排放50.003 mg/L的要求。1改造设想1.1技术方案含汞处理工艺优化是在原有工艺流程图基础上进行改进,选用的除汞技术为两级沉淀、两级过滤工艺,并采用新型的复合除汞剂。复合助剂的添加,有效减少Hgs与过量的硫离子的碰撞概率,保证汞的形态转化效果,避免可溶性汞离子生成,提高汞的分离效率。对产生的污泥采用板框压滤工艺方法,有利于含汞污泥的回收处理和压滤后废水的回用。  相似文献   
10.
杨高林  林鑫  卢献钢 《金属学报》2019,55(12):1544-1550
采用脉冲激光对Zr_(55)Cu_(30)Al_(10)Ni_5非晶合金板进行激光多次熔凝,研究了激光多次熔凝时热影响区的晶化相形态随着熔凝次数增加时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熔凝次数的增加,晶粒数量逐渐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变大。随着晶粒的长大,卷入熔池内的晶粒造成的晶化也越来越显著。激光多次熔凝非晶合金时,热影响区内的晶粒尺寸和数量都随熔凝次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不同非晶合金板的形核率和生长速率基本接近,但初始晶粒数量和初始晶粒尺寸不同,这和铜模铸造制备非晶合金板时的具体冷却过程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