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3篇
  免费   1351篇
  国内免费   1012篇
电工技术   1153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476篇
化学工业   309篇
金属工艺   415篇
机械仪表   1782篇
建筑科学   1279篇
矿业工程   341篇
能源动力   327篇
轻工业   381篇
水利工程   377篇
石油天然气   353篇
武器工业   948篇
无线电   18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37篇
冶金工业   180篇
原子能技术   242篇
自动化技术   2877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508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616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630篇
  2014年   923篇
  2013年   768篇
  2012年   850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719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858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邵光灏  刘昂  翟计全  张国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7):20210235-1-20210235-6
光波束形成网络是光控相控阵雷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宽带宽角扫描能力。利用光开关的切换,改变各收发通道间的相对延时量,从而实现波束指向的变化。在常用的技术中,色散延时是一种简洁的光波束形成实现方法,而色散线性项仅适用于色散量小且通道数少的情况。随着延时量的增加,非线性色散延时积累,会引起波束畸变。因此引入相对色散斜率(RDS)作为其非线性因子,并通过调整商用激光器波长来抵消色散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当RDS为0.003 nm?1时,激光器阵列的最大波长间隔从0.796 nm “拉伸”到0.862 nm,波长也整体“平移”?0.31 nm,修正波长与商用激光器波长的最大调整量为0.2 nm,可满足商用波分复用器的通带带宽,大扫描角时主瓣与副瓣之比从5 dB提升至12.9 dB。通过分析,RDS数值越小,激光器波长的修正量越小。因此,RDS是选择色散介质和调整激光器波长的重要参数,从而能够恢复波束畸变,以提升相控阵系统的成像、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研究了电波大气折射理论,分析了传播误差因素,阐述了区域导航信号的传播路径与 GNSS 卫星导航的不同,论述了对流层延迟对区域导航信号测量精度的影响,设计了满足区域导航系统应用需求的对流层延迟误差修正模型,并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所设计区域导航对流层延迟误差修正模型的可行性,并给出了该模型在远距离低仰角和近距离高仰角下的误差修正能力。  相似文献   
5.
6.
7.
8.
在地震测井施工中,为监测地下检波器的运动特征,需应用三维监测技术。首先从映射几何的角度深入分析OpenGL的三维监测技术,建立OpenGL虚拟场景,然后分析检波器模型内外方位元素的表达,利用三维绘图技术建立检波器的立体模型,最后对所获取的坐标数据进行快速的三维绘图技术处理,形成实时可靠的立体模拟界面。实验结果表明:检波器的方位角模拟精确度能保证在1°以内,满足后期简化数据处理的要求。该技术应用在地震测井中时,具有远程、可靠、无损检测等特点,为操作人员提供直观可靠的观测决策平台,并且结合实际需求能够扩展多种功能模块,可广泛应用于测井过程中方位数据的获取。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技术中输送系统控制不稳定、控制能力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工业CAN总线的输送系统集成化控制.在控制系统CAN通信节点利用代码进行数据的转化,通过emit关键字将数据绘制成显示曲线,由输入的代码不断对系统数据进行刷新,实现了输送系统的实时监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通过时间同步技术将SAEAS6802时钟同步协议与时钟修正算法相结合,有效地对数据处理时间和接收时间进行校正,减少了数据接收误差,提高了时间同步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方法提高了输送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