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4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601篇
电工技术   630篇
综合类   764篇
化学工业   885篇
金属工艺   1336篇
机械仪表   397篇
建筑科学   1058篇
矿业工程   229篇
能源动力   137篇
轻工业   541篇
水利工程   338篇
石油天然气   296篇
武器工业   66篇
无线电   6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23篇
冶金工业   676篇
原子能技术   74篇
自动化技术   69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807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821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电镀砂轮磨削加工中容屑空间不足的问题,采用点胶微粘接的方法制备了磨料有序排布的电镀砂轮,分析了磨料粘接效果和镀层力学性能。通过SEM分析了磨料/镀层/导电胶的结合界面,并进行了干磨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直径约为磨料粒径40%的胶点可粘接住磨料,单个胶点上粘接多颗磨料的占比小于6%;双脉冲电镀工艺制备的镀层显微硬度大于500HV,表层残余应力小于100MPa,磨料/镀层/导电胶之间的界面贴合紧密,无明显缺陷;砂轮在磨削时没有出现磨料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2.
周忠强  惠虎  张亚林 《压力容器》2020,(2):37-40,70
铁素体钢在低温条件下存在明显的韧脆转变现象。为防止脆断事故的发生,需要确定铁素体钢制压力容器的最低使用温度。针对ASME中的A^D四条冲击豁免曲线,对应地选取了4种材料,基于材料实际的屈服强度和参考温度,按照ASME中豁免曲线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4种材料的最低设计金属温度曲线,并与对应的A^D曲线对比,定量地分析ASME中豁免曲线的保守性。结果表明,ASME中的豁免曲线相对于材料自身的最低设计金属温度曲线保守性较大;韧性相近的材料被划分到不同的豁免曲线,使得韧性富裕量差异较大,对于某些材料,其断裂韧性被低估。  相似文献   
3.
<正>1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15年第1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专题学习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审议通过公司2015年风险分析报告、安全目标以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3项议案。钟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新《安全生产法》,公司系统各级员工要一层一层学,学完后要参加考试,在学习中领会国家安全法规、公司安全规程,真正懂安全,落实好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4.
间规聚苯乙烯是一种具有高结晶能力的聚合物,它的复杂多晶现象非常有趣。该文概述了聚合物的结晶理论和间规聚苯乙烯的应用,并讨论了红外光谱在间规聚苯乙烯上的研究,最后展望了该方法在结晶研究上的可发展性。  相似文献   
5.
《煤矿机械》2015,(12):77-79
在循环湍动流化床实验台上对FCC颗粒进行了流态化实验,采用PV6A反射型光纤探针对内径φ100 mm的提升管内颗粒浓度和波动标准偏差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轴向高度表观气速对颗粒浓度的影响较小;局部颗粒浓度的标准偏差结果显示,颗粒浓度波动程度较小,边壁区标准偏差值最小。  相似文献   
6.
分析得出,棒材表面细小纵裂纹和表面裂口缺陷产生于铸坯加热之前,且与结晶器弯月面保护渣有关。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15CrMoG钢凝固相变过程,结合亚包晶钢连铸凝固特点综合分析15CrMoG钢棒材表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和产生机理。结果表明:15CrMoG钢在固相线温度附近发生包晶反应L+δ→γ和包晶转变δ→γ,不仅导致初生坯壳生长不均匀,而且加剧P、S元素在凝固前沿的偏析。而初生坯壳不均匀是导致棒材表面缺陷根本原因。棒材表面细小纵裂纹产生于结晶器内坯壳薄弱处,经过二冷和轧制工序在夹杂物和硫偏聚处扩展长大。棒材表面裂口缺陷是初生坯壳不均匀导致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大,造成铸坯夹渣所致。通过控制[C]0.16%~0.17%、[S]≤0.005%、保护渣碱度1.2、熔点≥1200℃、粘度≥1.0Pa·s,260 mm×30mm铸坯水量150 m3/h,拉速0.5 m/min等措施,裂纹合格探伤合格率由原45%提高至98%。  相似文献   
7.
8.
通过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模拟观察了Fe-0.1C-0.21Si-1.2Mn (质量分数,%)包晶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包晶相变过程,然后利用试样表面粗糙度变化反映了包晶转变收缩程度的不同。结果显示,冷却速率超过临界值后包晶转变能够发生快速相变,快速相变引起突然的包晶转变收缩和表面粗糙度变化。随冷却速率的增加包晶钢的包晶转变收缩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冷却速率为20℃/s时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大值,此时的表面粗糙度约是低冷却速率(2.5℃/s)时表面粗糙度的2.8倍。当冷却速率足够大后包晶转变收缩又开始减小,这一变化为高拉速下减少包晶钢连铸坯表面纵裂纹的发生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Pd-Si非晶合金的结构和非晶转变过程中结构的演化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Pd-Si体系从液态到非晶态的非晶转变过程,并利用双体分布函数、Voronoi多面体等方法表征了原子尺度结构。结果表明,通过MD模拟得到的非晶转变温度和合金液体的双体分布函数均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在非晶合金结构中,Pd与Si原子相互吸引并排列在第一近邻的位置上,而Si与Si原子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使得它们之间的距离较大。在短程序结构(SRO)方面,在Pd原子周围并无占据主导地位的SRO,而在Si原子周围Z9和Z10为占据主导地位的SRO。此外,随着温度的降低,配位数缓慢增加,而SRO的含量和五重局部对称性的程度迅速增加,并且SRO连接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0.
资讯·要闻     
《中国有色金属》2020,(10):16-23
有色协会召开一季度行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本刊讯】4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2020年一季度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视频会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介绍有色行业一季度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贾明星表示,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色金属企业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