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66篇
综合类   71篇
化学工业   166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9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50篇
能源动力   93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气固提升管充分发展段的摩擦压降及其对颗粒浓度测试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发展段内气固两相流与管壁间摩擦压力降的计算模型,由此获得充分发展段内真实颗粒浓度的计算公式;同时在两套提升管实验装置上对压力梯度分布和局部颗粒浓度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压差法测试颗粒浓度时摩擦的影响不可忽略,尤其是在气速较高(Ug>8 m/s)时,表观浓度比实际浓度高出30%~50%;采用建立的模型对表观浓度进行修正,获得的预测值与实际颗粒浓度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旋风预热器气固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使用预分解系统实现生料的充分预热和分解,旋风筒是预分解系统中主要的气-固反应器单元,其结构虽然简单,但内部的旋转流场却很复杂,生料在旋风筒中的分离过程,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三维、湍流、两相流动。迄今为止,由于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进展缓慢,而且数值模拟研究往往局限于气相,因此旋风筒的设计和改造仍然需要根据实践经验进行。  相似文献   
3.
负压差立管内气固两相流的流态特性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于出口插入密相床的立管,管内气固两相的流动特点是下行的颗粒速度大于气体速度和颗粒的逆压差流动,颗粒下行是一个减速运动过程. 管内的气固两相流的流态有两种形式,当GsGsc时,流态是浓相输送流态,气流下行. 两种流态可以互相转变,主要取决于颗粒质量流率的大小. 负压差立管的流态变化与气固两相之间滑落速度和轴向压力的变化密切相关,滑落速度随颗粒质量流率的增加逐渐减小,而轴向压力则逐渐增大以平衡立管的负压差.  相似文献   
4.
采用5光纤速度探头对f100mm?5.1m循环床提升管8个高度截面上11个径向位置的局部颗粒速度进行了实验测试,并采用径向不均匀指数(RNI)对颗粒速度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沿轴向的变化进行了定量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气速、高颗粒循环量操作时,操作条件对颗粒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的径向分布的影响在加速段和充分发展段呈现出不同的规律;颗粒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沿轴向的变化在核心区和边壁区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当颗粒循环速率大于200 kgm-2s-1时,颗粒的加速段长度大大延长,以至于大于提升管的高度(15.1m)。颗粒速度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沿轴向是逐渐增大的,并且与截面平均颗粒速度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垂直管道中塞状流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简化的硬球模型模拟垂直管道中的塞状流. 固相行为通过跟踪离散颗粒的运动轨迹处理,气相运动由局部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处理,气固两相间的耦合作用服从牛顿第三定律. 每个颗粒的运动过程被分解为颗粒间相互碰撞的过程及流体对其悬浮的过程. 该模型定性地模拟了垂直管道中的塞状流,即在细而长的管道中,颗粒形成沿管道运动的塞状物,且塞状物的运动速度独立于塞状物的长度,但随着气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林俊杰  罗坤  王帅  胡陈枢  樊建人 《化工学报》2019,70(5):1702-1712
传统CFD-DEM方法的计算量随着系统内颗粒数目的增加而显著增加,coarse-grained CFD-DEM(粗颗粒)方法将若干个真实颗粒打包成虚拟颗粒从而显著减小系统计算量。在coarse-grained CFD-DEM方法进行应用之前,对其进行广泛的验证是有必要的。采用coarse-grained CFD-DEM方法模拟得到不同流态流化床的气固流动特征(固含率、压降、颗粒速度等),与传统CFD-DEM和实验测量吻合较好。另外,系统的计算效率随着粗颗粒放大系数的增加显著提升。研究表明,粗颗粒方法能够以较小的计算精度损失而使计算速度大幅提升,能够适用于大尺度稠密气固流动系统的模拟。  相似文献   
7.
烟气中混杂着大量细小的飞灰颗粒,易造成SCR脱硝系统催化剂的堵塞和磨损。以某330MW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装置为原型,采用FLUENT软件对系统内烟气——飞灰颗粒气固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工况下飞灰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判断飞灰颗粒的集中区域。模拟结果对工程实际中吹灰器的布置及选型、保证脱硝反应的高效进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双弯管法是一种基于弯管单相流测量原理的气固两相流固相质量流量测量方法,其测量结果与输入参数间非线性关系非常复杂,直接影响其测量精度.在双弯管法固相质量流量测量原理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良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一种带有附加动量项的BP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并在气固两相流测量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实验数据为样本对双弯管法软测量模型进行训练,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测量误差小于6%,为煤粉质量流量实时在线测量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粮食颗粒群密相变径气力输送的流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稀相气力输送能耗和粉料破碎率高以及稳定性差等缺陷,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上,选择Euler双流体模型与k-ε湍流模型对粮食颗粒在水平变径管内的密相流体输送进行数值模拟,并将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相论证。发现湍流对两相流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分析管道内颗粒浓度、输送气体速度和压力损失随管道长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密相气力输送主要参数间的影响关系,得出气流速度、压力损失会随着变径长度的增大分别下降15%、20%。  相似文献   
10.
当前超声气固两相流层析成像的难点在于难以获得有效的信号和图像重建算法精度不高。鉴于此,作者以超声衰减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广义最小残差(GMRES)迭代的超声层析成像重建算法:首先利用广义极小残差迭代算法获取初始物体浓度分布信息,然后采用均值滤波并设定灰度门槛的方法对其进行修正以提高图像精度。为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利用数值仿真在较少有效信息条件下,求解欠定稀疏线性方程,将结果与现有几种图像重建算法比较发现该方法成像精度高,之后进行的超声气固两相流层析成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的成像系统能够反映管道内气固两相流截面固相浓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