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97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75篇
化学工业   88篇
金属工艺   552篇
机械仪表   125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60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2篇
冶金工业   118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并评论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变形机制,描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应变速率超塑变形中的一些理化现象,说明了变形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总结了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性能,并指出了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于1987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筹建,1991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6月和2003年分别通过了由国家计委、科委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由材料界著名专家学者17人组成,其中科学院院士6人,主任为周尧和院士。张荻教授现任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以国家高科技、国防建设的需求及学科前沿发展为引导,开展多结构、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满足高科技、国防建设的发展对高性能化、高功能化、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先进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研制小批量、多品种的军用和民用关键…  相似文献   
3.
SiC微粒对Ni—W—SiC复合镀层工艺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郭忠诚  杨显万 《化工冶金》1997,18(2):108-114
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成份的影响及热处理方式对Ni-W-SiC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工艺,可得到含Ni50% ̄55%、W42% ̄45.4%、SiC3.0% ̄7.6%的复合镀层。Ni-W-SiC复合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态,经500℃热处理1h或氮碳共渗后,镀层已晶化,产生了镍固溶体和少量的γ-FeNi相,经氮碳共渗后还有WC和WN相。SiC微粒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Ni-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常见的三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比较,得出可控喷才共沉积方法为制备具有优异综合性能复合材料提供了的可能;并且指出在喷雾共沉积工艺过程中,综合应用传统方法(合金化与变质工艺)可望实现增强相/基体界面微观结构设计,从而真正制得满足航空、汽车与民用工业特殊要求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5.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残余应力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温制备的冷却过程中或热处理过程中由于组分间热膨胀系数(CTEs)的差异会产生较大的热残余应力,热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分析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型和解析模型等理论模型,并指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的强度/重量比、改善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以及强适应能力使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对汽车工业颇具吸引力,微粒强化MMCs,如铝合金掺入SiC微粒尤其吸引人,其原因在于其低成本、相对均质性以及与纤维强化材料相比更易于加工。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界面结合强度的碳/铝复合材料经不同次数加载热循环处理后的内耗值及内耗机制。弱界面结合的C/L2复合材料的内耗值变化主要由界面脱粘引起,而强界面结合的C/LD2复合材料的内耗值变化主要由位错运动所致。  相似文献   
8.
9.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干摩擦性能与磨损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PMMC5)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在摩擦磨损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关于PMMCs干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结果,从材料因素和外部条件两个角度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材料耐磨性、摩擦系数和配偶件磨损的影响,总结了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并提出了设计摩擦磨损性能优良的PMMCs体系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SiCp/2024复合材料的氢脆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浸泡、阴极极化、阴极极化同时迭加拉伸变形、添加As2O3毒化剂等常见致氢条件下,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SiCp/2024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考察了断口形貌.测定了该材料在按几种常用充氢条件充氢后的氢含量.发现虽然强烈阴极极化使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但其原因在于阴极极化引起的碱性腐蚀,与氢脆无关.获得了不同于前人研究的新结论:在本文试验条件下SiCp/2024材料不发生氢脆,也不发生不可逆氢损伤,其原因与该材料难以充入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