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8篇
  免费   985篇
  国内免费   985篇
电工技术   186篇
综合类   964篇
化学工业   5682篇
金属工艺   2784篇
机械仪表   380篇
建筑科学   191篇
矿业工程   292篇
能源动力   94篇
轻工业   2278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1266篇
武器工业   268篇
无线电   9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12篇
冶金工业   1220篇
原子能技术   280篇
自动化技术   188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713篇
  2012年   760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836篇
  2008年   1102篇
  2007年   979篇
  2006年   981篇
  2005年   960篇
  2004年   766篇
  2003年   657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388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485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348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纵览2010至2014年广东高考卷,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是广东省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且其涉及内容范围广泛,涉及考点较多。常出现于以实验探究为背景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内容繁多琐碎,复习时应化繁为简,用网络图串联,使之结构化,系统化。以下是笔者复习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的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5.
《Planning》2015,(2)
通过Vilsmeier反应合成了2-氯-3-甲酰基喹啉中间体,利用该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多杂原子稠环化合物,并通过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芳香醛和活泼亚甲基化合物为原料,在离子液体中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本工艺避开了传统方法中在加入催化剂的有机溶剂中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步骤,采用离子液体为反应提供环境和催化,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和环境友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钯膜反应器柴油重整制氢工艺的反应规律,对其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建模,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顺序模块法将钯膜反应器分为连续的子反应器和子分离器,模拟钯膜反应器的反应分离耦合过程,通过灵敏度分析,研究钯膜反应器中各反应因素等对氢气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钯膜反应器较无膜反应器可突破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减小反应体积,在低温下可获得较高的氢气产率。在一定条件下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误差为8.9%,证明该仿真模型可对实验研究起到预测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二茂铁甲醛和对甲苯磺酰基异氰(TOSMIC)为原料,经过Van Leusen反应,一步合成目标化合物5-二茂铁基噁唑,通过~1HNMR、~(13)C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物料比n(TOSMIC)∶n(二茂铁甲醛)为1.1∶1、反应溶剂为甲醇、K_2CO_3用量即n(K_2CO_3)∶n(二茂铁甲醛)为2.0∶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8 h的最佳条件下,目标化合物收率达到74.7%。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焉耆盆地原油物理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均发现原油,目前关于侏罗系产层原油的油源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对研究区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原油不仅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在地球化学组成及生物标记化合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应具有不同的来源。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属于典型腐殖型干酪根成因,而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除了具有腐殖型干酪根成因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湖相泥岩生烃的特点。通过原油与各类源岩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与西山窑、三工河组烃源岩及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对比性较好。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与八道湾组、三叠系源岩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认为八道湾组源岩为其主要源岩,三叠系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目前勘探生产主要以八道湾组烃源岩为目标,下一步应加强对三叠系烃源岩贡献区带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0.
硫化氢是造成炼油厂设备腐蚀最活跃的硫化合物。原油开采出来时伴有水分.这些水分含有NaCl、CaCl2、MgCl2等盐类.在炼制过程中,很容易受热水解生成腐蚀性很强的HCI2原油中的硫化物则分解成H2S.就会形成HCl—H2S和H2O的湿硫化氢腐蚀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