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57篇
  免费   4900篇
  国内免费   4023篇
电工技术   587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803篇
化学工业   14682篇
金属工艺   9654篇
机械仪表   3046篇
建筑科学   1723篇
矿业工程   1918篇
能源动力   1066篇
轻工业   6694篇
水利工程   805篇
石油天然气   6355篇
武器工业   775篇
无线电   56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15篇
冶金工业   4275篇
原子能技术   1155篇
自动化技术   2642篇
  2024年   507篇
  2023年   1964篇
  2022年   1883篇
  2021年   2099篇
  2020年   1869篇
  2019年   2046篇
  2018年   1215篇
  2017年   1626篇
  2016年   1988篇
  2015年   2164篇
  2014年   4013篇
  2013年   3167篇
  2012年   3788篇
  2011年   3759篇
  2010年   3321篇
  2009年   3439篇
  2008年   4412篇
  2007年   3969篇
  2006年   3443篇
  2005年   3580篇
  2004年   3043篇
  2003年   2696篇
  2002年   2322篇
  2001年   1934篇
  2000年   1712篇
  1999年   1497篇
  1998年   1311篇
  1997年   1314篇
  1996年   1243篇
  1995年   1306篇
  1994年   1032篇
  1993年   905篇
  1992年   761篇
  1991年   754篇
  1990年   650篇
  1989年   681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0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固液掺杂、等静压压制、中频烧结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的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锆三元掺杂成分比例的钨电极材料烧结棒材,探究了不同成分配比对样品显微组织、第二相粒子分布以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锆三元复合添加能够有效改善第二相粒子在钨基体中的分布形态,降低第二相在晶界的过度富集,提高钨电极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并且当添加成分镧、钇、锆质量比为3:1:1时,材料具有最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致密度可达96.04%,显微硬度可达549.37HV0.3,抗压强度可达3785MPa,原因是此配比下第二相粒子最为细小均匀,弥散程度最高,对基体晶粒的细化作用最好,该配比下钨基体平均晶粒尺寸达到10.3μm。  相似文献   
2.
利用蒸馏分离—气相色谱法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煤焦油中苊、氧芴和芴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色谱条件的优化,以甲苯为溶剂,正十二烷为内标物,将煤焦油馏分采用DB-5毛细管柱,对煤焦油中苊、氧芴和芴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种主要成分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加标回收率为95.4%~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2.89%~7.14%。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4.
杨宽  阎昌琪  曹夏昕 《化工学报》2020,71(7):3060-3070
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实验工质,在低压低流速自然循环工况下开展了单面加热可视化窄矩形通道内的过冷沸腾摩擦阻力特性实验研究。实验中测量了实验段内的压降数据,并通过高速摄影仪拍摄了窄矩形通道内的气液两相图像,提出了过冷沸腾条件下的两相摩擦压降的剥离计算方法。基于本实验中获得摩擦压降数据,对分别基于均相流模型和分液相模型的经典两相摩擦压降计算关系式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等效黏度计算方法的均相流模型计算结果比实验值明显偏小;而分相流模型中,Sun and Mishiba关系式和Tran关系式均能够较好地预测摩擦阻力,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在±15%以内。结合实验数据,以分相流模型方法为基础,考虑全液相Reynolds数、Martinelli参数和Laplace数的影响,获得了计算分液相折算系数的经验关系式,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平均相对误差在10%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分级轮叶片结构和转速对分级性能影响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luent软件,采用液-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超细粉体湿法离心分级机分级腔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选用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利用多重参考坐标系法,在稳态条件下,分析不同形状分级轮叶片分级腔内流体的速度分布情况,研究不同形状分级轮叶片对分级机分级性能的影响;选用离散相模型,在非稳态条件下,分析分级腔内颗粒轨迹的规律,研究分级轮转速对分级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直叶片和斜叶片,弧形叶片分级效果更好;采用弧形叶片结构,当分级轮转速为1 000 r/min时,分级粒径大于1μm,分级轮转速为2 000 r/min时,分级粒径接近1μm,当分级轮转速为3 000 r/min时,分级粒径小于1μm,增大分级轮转速有利于减小分级粒径。  相似文献   
6.
7.
纵览2010至2014年广东高考卷,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是广东省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且其涉及内容范围广泛,涉及考点较多。常出现于以实验探究为背景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内容繁多琐碎,复习时应化繁为简,用网络图串联,使之结构化,系统化。以下是笔者复习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的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制备不同晶相结构〔单斜相(m-ZrO_2)、四方相(t-ZrO_2)和无定型(a-ZrO_2)〕ZrO_2载体,再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得Cu/m-ZrO_2、Cu/t-ZrO_2和Cu/a-ZrO_2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二乙醇胺脱氢合成亚氨基二乙酸反应。采用XRD、氮气物理吸附脱附、XPS、H_2-TPR、CO_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m-ZrO_2催化剂界面更加有利于Cu~+/Cu~0稳定存在,具有更多的碱性位点,且抗氧化性较好。在二乙醇胺脱氢反应中,Cu/m-ZrO_2催化剂性能最好,反应时间为2.5 h,亚氨基二乙酸收率为97.64%。  相似文献   
10.
辽宁风化壳型钒钛磁铁矿原矿中钒主要赋存在钒磁铁矿中,V2O5品位为 0.227%,经湿式粗粒预抛尾 —磨矿—弱磁选后可以得到 TFe 品位 40.33%、V2O5品位 1.561% 的预富集精矿,属于典型的低铁高钒的钒钛磁铁矿。采用直接酸浸方法对预富集精矿进行处理,在硫酸初始浓度 2.5 mol/L、HF 浓度 2.5 mol/L、浸出温度 90 ℃、液固比 5 mL/g、浸出时间 2 h、搅拌速度控制在 100 r/min 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为 95.68%。对浸出前后的预富集精矿与浸渣做 XRD、钒物相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钒的浸出率在浸出前期主要受溶液中硫酸用量的影响,在浸出后期,主要受硫酸浓度的影响。在搅拌条件下能够大幅提高钒的浸出率,但搅拌速度对钒的浸出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