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解液参数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黑色陶瓷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磷酸盐溶液中加入NH4VO3,通过微弧氧化工艺在6061铝合金上制得了黑色陶瓷膜,研究了NH4VO3含量、溶液温度对膜层的耐磨性、表面粗糙度、附着力、黑度、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H4VO3含量的增加,黑度增加、膜层沉积物附着力降低、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膜层耐磨性、厚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温度增加,粗糙度、黑度减小,膜层沉积物附着力增大,膜厚先增大后减小。当NH3VO3浓度为5—8g/l,温度为40℃时,膜层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王思宇  高炜欣  李璐 《计算机应用》2005,40(9):2748-2753
X射线焊缝图像质量自动评定是焊缝图像缺陷自动评定的重要基础。为实现X射线焊缝图像质量自动评定,提出了一种数字化黑度计模型。首先,为使该模型通过数字计算即可获得物理黑度值,数字黑度计模型同时融合了物理光照模型和焊缝黑度模型;然后,通过对样本图像的物理黑度值及对应灰度值的相关性分析,给出了数字化黑度计模型的参数求取方法;最后,提出了一种X射线焊缝底片黑度自动评定算法。在实际X射线焊缝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完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所提算法的准确率可达99%。交叉验证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敏感度可达98.5%,特异度可达100%。基于光照模型和黑度模型的数字化黑度计模型及求解算法可以取代目前常用的物理黑度计,实现焊缝图像质量评定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Simple formulas are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he Munsell value of colors with the same tone (the same values for whiteness‐blackness, perceived lightness, and chroma irrespective of hue). The formulas can be used for any tone. In other words, the method can determine the Munsell value with the same perceived lightness at any specified chroma irrespective of hue. The chromatic strength (CS) function is only used for the derivations. The formulas are very simple, and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the colorimetry but also in the color design field. The concept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is that a common CS function can be used for transforming each of the three color attributes (hue, lightness, and chroma) from their uniform color space metric to their corresponding color appearance space attribute.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Col Res Appl, 2011  相似文献   
4.
设备表面防腐蚀涂层对设备的散热有着一定的影响,改变涂层的物性、降低其黑度值,便能降低设备表面对大气的散热。对于某些操作中易产生露点应力开裂的设备,采用低黑度值的表面防腐蚀涂层,可有效控制因设备壁温提高而造成的热损失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1060铝合金微弧氧化黑色陶瓷膜显色特性及着色机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1060铝合金表面制备黑色陶瓷膜,并且讨论黑色膜的显色机理。方法在不同电解液体系中制备出不同黑色度的陶瓷膜,通过测色仪及EDS,XPS,SEM等测定膜层的显色特性、成分和表观形貌。结果 Na2WO4和NH4VO3添加量对膜层显色特性和表观形貌影响较大,随着二者添加量的增加,膜层黑色度增加,表面粗糙度减小。结论微弧氧化过程中,电解液中的WO42-和VO3-参与了成膜反应,生成了V2O5,V2O3,WO x和WO3等具有黑色显色特性的氧化物,并分布于整个膜层和多孔结构中,这是黑色显色特性的主因。随着Na2WO4和NH4VO3添加量的增加,显色氧化物在膜层和孔结构中存在的数量增加,使得膜层粗糙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铁铬铝合金电热元件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电热元件表面负荷的分析与计算提出高温热处理电阻炉(炉温1000—1300℃)的铁铬铝合金电热元件的设计方法。在预选表面负荷时,采用了较低的黑度值(εl=0.41),计算结果与经验值接近。实践证明,结合采用波纹形加热器的结构形式,电炉使用效果好,元件服役寿命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强辐射传热节能技术构成了多功能炉衬工业炉,多功能炉衬是实施强辐射传热节能技术的“载体”。多功能炉衬组成的核心是工业标准黑体,其发射率为0.96。“多功能”是:①节能率为20%~30%;②炉温均匀性显著改善;③炉衬寿命延长一倍以上;④炉子增产10%~20%;⑤具有环保效应。强辐射传热的多功能炉衬是节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具有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远程监控技术,采集企业违规排放烟气图像,并通过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排放黑烟进行自动监测,自动分析其黑度等级,为环保执法提供依据。文章是根据环境保护对烟尘排放的具体技术要求,设计了一套城市烟气黑度自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并付诸工程实施。重点叙述了烟气黑度识别技术、无线宽带网建设、图像传输技术等项目建设的关键与技术难点。系统建成后,有效解决了工业黑烟排放污染源的监控。该系统可靠,操作简便,监控直观,达到了系统预期的工程目标,此工程技术值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喻拓夏  奚清  杨丹 《计量学报》2020,41(11):1431-1435
提出了一种通过射线照相法计算X射线在物质中衰减系数的方法,通过简单实验以及计算快速获取不同能量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系数。设计实验找出了底片黑度与工件厚度的关系曲线,推导出表达式,并得出表达式的可信区间。用射线照相法实测了管电压为140、130、120kV时钢质台阶试块的X射线衰减系数与理论值对比,其标准误差<3%,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射线照相法求物质衰减系数计算简单、操作便捷、误差小,有望推广应用于材料中X射线衰减系数的估算。  相似文献   
10.
Adapting luminance dependencies of various color attributes of object colors (lightness, brightness, whiteness‐blackness, whiteness‐blackness strength, chroma, and colorfulness) were clarified under white illumination with various adapting illuminanc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ceptions of lightness and brightness and those of whiteness‐blackness and whiteness‐blackness strength is also clarified for achromatic object colo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crease of brightness and that of whiteness‐blackness contrast (the effect studied by Stevens and Jameson—Hurvich) by raising their adapting illuminance is resolved without any contradiction.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nonlinear color‐appearance model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and his colleagues is able to explain the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of all the above color attributes of object colors by making minor modifications to it. In addition, two kinds of classifications of various color attributes are given; one is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perception level, and the other on the degree of adapting illuminance dependency. © 2000 John Wiley & Sons, Inc. Col Res Appl, 25, 318–332,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