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3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128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9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何美丽 《矿冶》2020,29(6):62-66
福建某斑岩型金矿品位低、规模大,金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存在,可见金的粒度较粗,为高效利用该低品位金矿,开展新型浸金剂金蝉全泥浸出试验和柱浸试验,结果表明:全泥浸出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矿浆浓度25%、加石灰调pH 值11.0左右、初始金蝉浓度为500 mg/L和过程中控制金蝉浓度不小于300 mg/L条件下浸出20 h,金的浸出率为93.43%,金蝉耗量为1.02 kg/t;柱浸在矿石粒度为-30 mm条件下喷淋浸出23天,金累计浸出率和金蝉累计耗量分别为86.54%和1.22 kg/t。  相似文献   
2.
针对江西宜丰地区氧化锂质量分数<2.0%以下中低品位锂瓷土矿,研究了硫酸铵法提取碳酸锂技术路线。首先,利用二步焙烧工艺,有利于脱氟、提高锂浸出率,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结窑现象发生。在浸出液除杂过程中,采用成矾除铝的方法将大量溶出的铝离子转变为KAl(SO42·12H2O、NH4Al(SO42·12H2O等有价值复盐,规避了传统石膏法产生的大量固废,有70%的铝离子被转变为矾盐晶体,同时带出大量的结晶水,减轻后续浓缩压力,对比传统的石膏法产生大量固废而言,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碳化反应产品的XRD以及氧化锂含量分析表明,碳酸锂的纯度达到99%以上,全程锂收率为50%~60%。作为提锂实验对比,采用宜春414矿锂质量分数为4.0%的锂云母,由于414矿样中铝的相对含量更低,导致相同的除杂难度下得到的414矿样中浸出液锂离子浓度更高,浓缩倍数更小,414矿样的锂回收率更高。实验结果表明,中低品位锂瓷土提锂的工艺规律,通过适当改变参数,能够应用于难度更低的高品位的锂云母提锂过程。  相似文献   
3.
钙镁磷肥发展前景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我国主要磷资源形成于距今6.5亿至5.5亿年前,1亿年内在扬子古海沉积了105亿t以中、低品位为主的胶磷矿。这类磷矿中的大多数含镁高,是制造钙镁磷肥的最佳原料。利用玻璃结构因子配料法可充分利用磷矿开采过程中废弃的低品位磷矿及顶板剥离层生产钙镁磷肥。并介绍中国的钙镁磷肥与日本、韩国熔成磷肥的生产现况及对比3国的售价,提出中国钙镁磷肥应与世界熔成磷肥的标准与价格接轨,有利于我国磷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米糠-硫酸直接浸锰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米糠及湘西软锰矿为原料,对米糠-硫酸直接浸锰制备硫酸锰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米糠-硫酸法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锰温度250℃,硫酸质量分数50%,浸锰时间75min,米糠用量为软锰矿粉质量的20%,硫酸用量为其理论用量的110%。按该工艺条件浸锰,锰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该工艺具有能耗少、生产成本低、锰的浸出率高等优点,为软锰矿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浸锰制备高纯碳酸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湘潭低品位的贫软锰矿为原料,对二氧化硫气体湿法浸锰、浸出液除杂、碳化结晶制备高纯碳酸锰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二氧化硫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锰温度150~155℃,液固质量比3:1,二氧化硫体积分数6%~7%、流速1.5~2.0mL/min,浸锰时间3.0~3.5h。按该条件浸锰,锰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该工艺为贫软锰矿的开发利用及有色金属冶炼厂二氧化硫废气的综合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热电联产汽轮发电机组运行与热网加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热电联产机组低位能分级混合加热供热技术,即通过改变传统的热电联产热网加热方式,由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的低位能替代中压缸排汽的高位能加热热网循环水,实现热能转换的梯级利用。以某典型200 MW级湿冷机组抽凝式供热为例,分析了低位能供暖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和节能效果。结果表明,低位能改造后,机组在供热初末期、维持全厂发电负荷不变的情况下,燃煤量减少5.45 t/h,供热负荷增加208.7 GJ/h。供热热源蒸汽代价焓减少150.68 kJ/kg,效率提高23.73%,折合单机供电煤耗下降84.26 g/kW·h。严寒期维持全厂单位h燃煤量不变,电负荷增加12.62 MW,热负荷增加306.1 GJ/h,供热热源蒸汽代价焓减少98.5 kJ/kg,效率提高14.3%,发电煤耗相对下降79.0 g/kW·h。运行表明该低位能改造技术,系统稳定可靠、经济效益显著,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溶剂萃取技术在铜冶金中的应用,依据半工业实验报告,设计并提供了处理低品位铜矿的萃取流程及工艺参数控制,并确定了其设备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针对跨临界CO_2压缩制冷系统制取冷量以消耗高品位能量为代价的问题,本文依据能量梯级利用原理,提出双温低品位热源驱动的新型CO_2-[emim][Tf_2N]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新流程,在构建该制冷循环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搭建测试双温驱动吸收制冷循环性能的实验装置,利用模拟和实验方法分析了操作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定流量的条件下,研究驱动热源温度、冷却水入口温度以及载冷剂入口温度等操作参数对新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温驱动新型吸收制冷系统不仅可实现高效制冷,而且最低制冷温度可达到-15.2℃,研究结果为CO_2-离子液体制冷系统的理论设计计算提供实用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某地具有较为丰富铁矿资源,矿石中铁含量较低,原矿中全铁(TFe)含量约15%,属于贫磁铁矿,铁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通过单一弱磁选很难得到全铁品位超过60%的铁精矿,针对该矿弱磁选精矿进行反浮选提铁脱硅研究,一粗一精开路反浮选流程精矿品位可达60%以上,铁回收率60%,产率50%左右.通过小型闭路试验,反浮选最终获得较好指标:精矿产率为68.57%,品位为58.62%,回收率为82.83%.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磷矿资源日渐枯竭,低品位磷矿的开发利用显得非常迫切.本研究采用硝酸分解低品位磷矿,以磷矿中P2O5的浸取率为指标,考察了硝酸的质量分数、酸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从而确定了硝酸分解低品位磷矿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硝酸质量分数29%、酸比8、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5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对磷矿P2O5的浸取率为98.1%;而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反应时间下磷矿颗粒表面的形貌特征的变化.实验结果为两步法分解低品位磷矿制取磷酸并联产硫酸钙晶须的研究和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