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92篇
矿业工程   13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2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勘探方法存在勘测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电磁精细探测法探析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依照屏蔽系数、实测场强和理论场强数据绘制综合曲线图,通过该图获取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所处位置几何阴影范围,采用层析成像法得到网格化的工作面,获取隐伏型导水地质图像。通过图像直接观测隐伏型导水地质工作面裂缝所处位置,在此基础上,观测四个电磁场分量,采用正交电磁场分量计算介质视电阻率,依据计算视电阻率数值和视电阻率分布状态研究裂缝发育情况和裂缝富水程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较为精准地获取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位置。通过裂缝位置进一步检测出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最大发育高度为63.5 m。当视电阻数值不断增加时,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和裂缝富水性逐渐减小,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说明该种方法探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北京市中关村中心区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征 ,为该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台缙高速公路苍岭隧道水文地质勘察与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台缙高速公路苍岭隧道为例,通过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方法,查明隧道不同裂隙发育程度岩体的渗透系数K值。然后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对隧道开挖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通过施工检验发现,涌水段位置和涌水量总体较接近,说明预测工作对隧道的施工开挖和排水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勘测关键技术及其综合应用研究,系国家“八五”科技攻关208-02-05专题。该专题研究结合锦屏一、二级等工程,专业面广,应用性强,研究工作难度大,是当前水电工程地质勘探技术中的薄弱环节,是关系到前期工作进展和工程经济效益的重大课题。其研究内容包括:岩心定向技术、砂卵石层取心技术,地应力测试与分析新技术,岩体裂隙结构面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岩溶探测新技术、高分辨率工程地震勘探技术、3000系列测井仪的改  相似文献   
5.
江坪河水电站坝址区钻孔内分层水温随埋深增大而上升,钻孔孔底水温17.16℃~19.83℃为所处河湾地块岩溶地下水代表性水温,钻孔顶面水温15.88℃~16.30℃与河水水温15.81℃相近,反映了坝址区河水位比下伏岩溶水位高,部分河水下渗补给下伏岩溶水。通过比较得出,左岸ZK17与右岸ZK19一线,河水对岩溶地下水下渗补给比下游ZK79、ZK36地段强烈。分层测温这种简单易行的研究分析方法对具有复杂水动力场的同类型岩溶峰丛峡谷建坝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抽水试验结果,常用人工求参的方法确定水文地质参数。人工求参方法计算结果较为可靠,但计算过程繁琐,并且结果因人而异,具有人为随意性。利用AquiferTest软件求参,计算方便快捷,与人工求参方法对比,具有计算精度较高,规范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近松散层疏放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改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水地质条件改造意义,结合太平煤矿近松散层疏放开采的实际水、地质条件,试验研究了矿井水地质条件,提出了地面供水井封堵和井下疏放结合的综合开采方案,阶段性地实现了第四系上组水的开采保护和井下安全生产,对进一步疏放开采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Although the natural permeability of rocks in the Asturian Central Coal Basin (NW Spain) is generally low, intensive mining activities over many decades has given rise to fracture flow paths that are far more permeable than those associated with the natural lithology. Abandoned and flooded mining works set up artificial ‘pseudo‐karst’ aquifers, which can act as underground reservoirs, with man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particular, a mining reservoir shaped by two connected mining shafts within the River Turón basin has been studied. A runoff model was used to produce accurate simulations of streamflow in three different gauging stations during a monitored period of 2 years. The purpose was to use this model in the forecast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edict long‐term situations in a hydrogeological FEFLOW model. It was necessary to develop depletion curves for each gaug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available daily effective rainfall and measured flow data, as well as the knowledge of the basin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ing simulated hydrographs were very similar to the measured hydrographs during the monitored period, so the adequate adjusting allows input of the flow for forecast purposes. The model produced forecast hydrographs that had a r = 0.8 and difference in annual volume ranging from 1.6% to 5%. The defined model was applied to a rainfall data set of 30 years, and the average recharge from the river to the mining reservoir could be adequately estimated. The method developed needs to be refined and tested on additional years, but the approach appears to be applicable to operational runoff forecasting for numerical models input data.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
杨伟 《山西建筑》2015,(1):93-94
就水文地质钻探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并对煤矿水文地质钻探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此为基础对提升水文地质钻探工作质量的方法提出了几点见解,最后简述了水文地质钻探新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曲柏松 《城市建筑》2013,(22):155-156
采用综合勘探方法对某花岗岩隧道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压水试验,获得隧道各段围岩体的渗透系数,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及经验公式法对该隧道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经开挖验证实测涌水量与预测涌水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