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99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81篇
化学工业   43篇
金属工艺   519篇
机械仪表   133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43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6篇
武器工业   30篇
无线电   1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4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武军 《物探装备》2002,12(3):186-187
本文提供了SN388在三维施工中炮点表的几种设置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对比说明,最后给出了改进炮点表设置的有关设想。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当前潜艇部队训练的需要,针对尾流自导鱼雷齐射训练中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以鱼雷散布为基础,分别对齐射时鱼雷进入尾流前发生碰撞,鱼雷过目标舰时与目标舰发生擦碰以及双雷齐射时两雷进入目标尾流后双雷碰撞的3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两雷齐射时,设定1条雷的”操雷航程”,以避免两雷交叉,对两雷设定不同”海况”,使两雷航行在不同深度以及两雷反方向发射等避免碰撞的修正方法。该方法易于操作,可为尾流自导鱼雷安全训练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3.
曲轴激光喷丸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立  张永康 《应用激光》2006,26(6):372-374
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对175A型柴油机曲轴疲劳寿命的影响,取得了激光冲击强化试验条件下曲轴过渡圆角处残余应力场的数据。并将激光冲击强化工艺效果和曲轴滚压强化效果做了对比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激光冲击强化效果不如曲轴滚压强化,但考虑到激光工艺参数精确可控、加工质量好、成本低以及可避免滚压强化所造成的表面疲劳、撕痕等,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可望代替滚压强化成为新型的曲轴强化手段。通过此类激光冲击强化强化实验可优化激光冲击的相关参数,使曲轴过渡圆角产生有利的残余应力场。  相似文献   
4.
深孔松动爆破提高瓦斯抽放率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深孔松动爆破孔和瓦斯抽放孔的布置参数及工艺等 ,并设计了实施方案。在潘一矿的应用试验表明 ,用深孔松动爆破技术来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的瓦斯抽放效果 ,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DGPS在可控震源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俊松 《物探装备》2003,13(2):81-83,126
在可控震源施工中,采用DGPS(差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施实时点位监控,对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PELTON ADVANCE Ⅲ GPS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少样本文本分类中,原型网络对语义利用不足、可迁移特征挖掘不够,导致模型泛化能力不强,在新任务空间中分类性能不佳。从模型结构、编码网络、度量网络等角度提高模型泛化性,提出多任务原型网络(multiple-task prototypical network,MTPN)。结构上,基于原型网络度量任务增加辅助分类任务约束训练目标,提高了模型的语义特征抽取能力,利用多任务联合训练,获得与辅助任务更相关的语义表示。针对编码网络,提出LF-Transformer编码器,使用层级注意力融合底层通用编码信息,提升特征的可迁移性。度量网络使用基于BiGRU的类原型生成器,使类原型更具代表性,距离度量更加准确。实验表明,MTPN在少样本文本情感分类任务中取得了91.62%的准确率,比现有最佳模型提升了3.5%以上;在新领域的情感评论中,基于五条参考样本,模型对查询样本可获得超过90%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提供了新型抛丸器气力喂丸机装置的结构、设计参数发现场应用情况。该装置长期应用于六工位半自动抛丸机。现场使用表明,气力喂丸装置适用于高效抛丸器。  相似文献   
8.
表面强化件的疲劳强度分析及金属的内部疲劳极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通过对喷丸,渗氮及碳氮共渗试样疲劳行为的研究,提出了金属内部疲劳极限的概念,指出内部疲劳极限约为表面疲劳极限(一般意义上的疲劳极限)的1.35倍,并利用这个概念分析了表面强化件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9.
弹簧表层优化喷丸残余应力场的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多是依靠疲劳试验或经验来选择弹簧的喷丸强化工艺参数,这种传统作法不仅人力和物力耗费大,而且所确定的工艺参数也不一定具有最佳的强化效果。依据作者提出的并已获得试验验证的“内部疲劳极限理论”,提出一种通过工程计算获得达到预先规定疲劳强度应具备的“优化残余应力场”。这样便有可能把喷丸强化工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由以往单纯依靠试验和经验而步入到以工程计算为基础与少量典型试验相结合的更科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能喷丸过程中的物质转移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出纳米晶结构层,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设备对高能喷丸铝合金表面层的显微结构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过程中,弹丸中的Fe,cr原子在强制机械力的作用下转移进入铝合金表面,在材料表层约30μm的深度范围内形成分布不均匀的合金化层。这可能是纳米晶体中大量界面的形成使合金元素原子能够快速扩散和偏聚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