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5篇
轻工业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菌脲在梨和土壤中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异菌脲在梨和土壤中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梨、土壤样品用乙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淋出液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器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异菌脲的含量与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异菌脲的最小检出量为0.005ng。对于梨样本,异菌脲最低检测量为0.01mg/kg,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4%~107%,变异系数为3.2%~6.5%;对于土壤样本,异菌脲最低检测量为0.01mg/kg,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8%~110%,变异系数为4.0%~10.5%。结果表明该残留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等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沈群超  陈华才  陆宏  韩敏晖 《农药》2008,47(1):59-60,63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异菌脲在大棚和露地青菜上的残留降解动态.喷施500 g/L的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后,异菌脲在露地青菜上原始沉积量为41.04 mg/kg,药后14 d残留量为1.34 mg/kg,消解率达到96.7%,半衰期为1.98 d,在大棚青菜上的原始沉积量为33.15 mg/kg,药后14 d残留量为1.53 mg/kg,消解率达到95.4%,半衰期为2.45 d,两者无明显差异.异菌脲在露地青菜和大棚青菜上的残留量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以5 mg/kg为其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其在青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8 d.  相似文献   
3.
李继友  葛欣 《农药》2010,49(11)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物,选用DB-35毛细管色谱柱,对异菌脲进行定量分析,柱箱采用程序升温,180℃保持1.0min,以20℃/min速率升至270℃,保持5.0min;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FID)温度280℃,气体流速为载气(氮气)10.0 mL/min,燃气(氢气)30 mL/min,助燃气(空气)300 mL/min,分流比10:1.方法的变异系数0.34%,平均回收率99.98%,标准偏差为0.17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  相似文献   
4.
潘城  胡朝阳  吴凌  谢勇  黄永辉 《食品科学》2017,38(24):235-24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蔬菜中异菌脲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根据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有关规定,建立测定蔬菜中异菌脲残留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逐层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通过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得出当蔬菜中异菌脲残留量为5.31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40 mg/kg(k=2)。结果表明,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和测量重复性等。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猕猴桃中甲基硫菌灵和异菌脲两种农药的含量。猕猴桃样品用乙腈涡旋提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进样体积20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流动相为乙腈-0.05%甲酸水溶液=(60∶40),采用等度洗脱模式。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和异菌脲分别在0.204μg/m L~10.2μg/mL和0.210μg/m L~10.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专属性和准确度良好,能够用于检测猕猴桃样品中上述两种农药的残留。  相似文献   
6.
郑德赞 《农药》2003,42(8):15-17
介绍了水悬浮剂剂型的优点以及异菌脲的防治对象,重点研究了异菌脲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以及技术原理.并分析了影响该悬浮剂稳定性、粒径的因素.最后确定了最佳配方组方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浙江化工》2012,43(1)
FMC收购了拜耳两个上市已久的杀菌剂Rovral(异菌脲,iprodione)和Sportak(咪鲜胺,prochloraz)。这两个产品在50多个国家登记.广泛用于各种作物中包括谷类、油菜、大豆、西红柿、水稻及果蔬中,上市已经有30年左右。  相似文献   
8.
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10月从山东主要苹果产区轮纹病果上分离获得50个苹果轮纹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对异菌脲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异菌脲对50个菌株的EC50值呈单峰频次分布,在0.30610~0.8285 mg/L之间,均值为(0.5567±0.0312)mg/L;在50个菌株中选择对异菌脲最敏感的泰山海棠菌系进行重复测定,将其EC50平均值0.4511 mg/L确定为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基线;通过Duncan氏新复极差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米源的苹果轮纹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都处在较高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  相似文献   
9.
褐腐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较重时可降低桃树产量和品质,威胁桃产业发展。本研究开展了异菌脲对桃树褐腐病1年3地的田间药效试验和1年8地的农药残留试验,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50%异菌脲WP能有效防治桃树褐腐病,防效最高可达85.53%;药后7~12 d,药剂在果肉中残留量为0.046~3.920 mg/kg,小于最大残留限量10 mg/kg;RQ为26.5%,膳食风险可接受。推荐50%异菌脲WP使用有效剂量为333.3~500 mg/kg(制剂量1 000~1 500倍液),于桃树谢花后开始施药,间隔7~14 d施药1次,连续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7 d。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氟啶胺与异菌脲复配制剂,使用ZORBAX SB 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氟啶胺和异菌脲标准偏差分别为0.07和0.08,变异系数分别为0.34%和0.3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9.6%。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