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4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实例的运行资料出发 ,并在着重分析COD ,SS的超标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达标排放改进技术及完善工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某石化公司工业废水回用处理系统要求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小于1 mg/L,该项目生化处理采用纯氧曝气+Linpor-N工艺。针对Linpor-N池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运行经验,对影响氨氮去除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摸索出合适的运行参数。针对该废水水质, Linpor-N池运行参数宜控制在:溶解氧质量浓度为4.0 mg/L左右, pH值为7.5~8.0,维持SRT在15 d,控制进水m(BOD5)/m(TKN)=3~5,同时控制进水电导率在800~1 300μS/cm。  相似文献   
3.
采用UCT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合成市政污水,考查了ρ(COD)/ρ(TN)对该工艺在营养物去除效能及膜污染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UCT-MBR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ρ(COD)/ρ(TN)对COD去除效能几乎无影响,平均去除率保持在89.9%;在ρ(COD)/ρ(TN)为7.3时,TN和TP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0.27%和92.4%.同时发现,ρ(COD)/ρ(TN)由3.2增加到7.3时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脱氮率、缺氧除磷率分别由1.6%、7.94%提高到27.9%、44.91%.ρ(COD)/ρ(TN)的增加改变了脱氮途径,加速了膜污染速率.有机容积负荷的增加和溶解氧的降低是引起膜池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影响着污泥的理化性质与代谢产物.由于胞外聚合物比污泥质量浓度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质量浓度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条件下增加,导致了污泥成分中颗粒与溶解性成分修正污染指数值均有所增加,从而使得污泥的可滤性恶化.在相同气水剪切力的背景下污泥粒径尺寸由于溶解氧的降低而略有下降.此外对附着在膜表面的生物膜的反硝化脱氮量与膜污染速率的相关性也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进水碳氮比(C/N)为4~8时对多级A/O系统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多级A/O系统中COD、NH3-N、NO3--N、NO2--N、TN的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C/N对多级A/O系统去除COD及NH3-N影响不明显,COD去除率稳定在 85.2%~94.6%,平均去除率为89.2%,氨氮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3.0%~99.4%,平均去除率为96.5%,系统具有良好的硝化能力.进水C/N对反硝化脱氮影响明显,系统的反硝化作用随C/N的增大有所增强,在C/N为8时,第一级反硝化程度达到91.1%,接近完全反硝化,硝化程度逐级降低,第三级时为39.3% ;TN去除率在C/N为4、6、8的工况下分别为44.7%、68.9%和87.3%.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N_2O的减量化控制或资源化利用,接种普通活性污泥,以乙酸钠和硝酸盐为基质,通过淘洗反硝化聚磷菌,在SBR中以厌氧/缺氧交替运行的方式启动內源反硝化,单周期内约50%的NO-3-N转化为NO-2-N,N_2O释放速率随着亚硝酸的积累逐渐增大,N_2O转化率(释放量占TN去除的比例)为2.04%.在此基础上,分别取缺氧末和厌氧末污泥,对比研究胞内聚合物PHB合成前后,外碳源投加量(碳氮比为0,0.75和2.50)对亚硝酸型反硝化过程N_2O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碳源存在时,N_2O释放量随总碳源的增加呈略微减少的趋势,转化率在0.24%~1.61%;而当仅利用內源物质进行反硝化时,N_2O的转化率高达15.90%,单位SS最大释放速率达71.29μg/(min·g),释放量是其余条件下的14~26倍.表明单独利用PHB进行亚硝酸型反硝化会大幅增加N_2O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亚硝酸盐的稳定积累。实验采用SBR反应器,在温度为30℃,HRT为24 h,DO1 mg/L的运行条件下,当进水氨氮浓度为600 mg/L时,运行至第45 d时,可实现亚硝酸盐的稳定积累,最高NPR可达0.15 kg/(m3·d)。在同种运行条件下,当C/N0.34时,外加有机碳源对亚硝酸盐的累积有促进作用,最高NPR可以达到0.26kg/(m~3·d),出水NH_4~+-N/NO_2~--N=1~1.5之间。因此实现亚硝酸盐积累的最佳C/N介于0.17~0.34之间。  相似文献   
7.
厌氧消化是污泥处理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污泥碳氮比较低,易产生氨抑制,污泥单独厌氧消化存在产气量低,系统不稳定等问题。污泥与其它基质厌氧共消化可以提高甲烷产率与单位处理效率,有效解决系统不稳定的问题。针对污泥厌氧共消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基质的主要来源,就不同基质共消化时体系运行参数、系统抑制与强化因子进行了分析,发现作为共消化基质的餐厨垃圾可以得到广泛应用,油脂类或藻类物质的应用逐渐上升,污泥与基质投配比、温度、反应器类型、预处理等均能影响共消化的效果。对污泥与其它基质共消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搅拌-曝气-搅拌"间歇曝气运行模式,探索好氧颗粒污泥(AGS)在低碳氮比(1~6)废水中的形成规律及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旨在为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当进水碳氮比为1~2.25时,接种污泥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污泥量及颗粒化率增长缓慢,化学需氧量(COD)、总无机氮(TIN)及总磷(TP)的去除率较低且波动大。当进水碳氮比提升至6时,污泥理化特性逐渐趋于稳定,35 d内实现好氧污泥颗粒化。成熟的AGS对氨氮(NH4+-N)和COD的去除率均高达90%以上,TIN去除率为50%,TP去除率约为70%。提高进水碳氮比有利于异养菌的生长,促进胞外聚合物分泌从而加速AGS的形成。"搅拌-曝气-搅拌"运行模式中TIN的去除包括外源反硝化及内源反硝化2种脱氮途径,曝气段主要为COD的降解及氨氮的氧化,几乎无TIN的去除。根据各态氮的变化计算出外源反硝化与内源反硝化贡献率分别为2.82%~18.45%及18.30%~48.28%。   相似文献   
9.
蒋铭明  袁丁  何梓灏  杨浩文 《广东化工》2023,(20):109-111+87
本文以甲醇为对照,开展了一种新型复合碳源对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硝酸盐去除性能的研究。主要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碳源、甲醇与复合碳源的配合比、不同C/N等因素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宜碳源类型与投加量,并在某不锈钢污水处理厂进行工程应用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各碳源的反硝化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甲醇、复合碳源、乙酸钠;甲醇与复合碳源的COD当量之比为1∶3、1∶1、3∶1时,TN去除率相对于甲醇分别提高了5.54%、17.21%、18.75%;综合考虑反硝化能力与经济性,甲醇∶复合碳源=1∶1为最佳,最适宜C/N为4.0~4.5;连续30 d的工程应用效果显著,出水COD稳定在350~400 mg/L,TN稳定在40~50 mg/L,污泥浓度由2524 mg/L增加至2950 mg/L,SVI指数由75 mL/g增加至115 mL/g,改善了污泥的性状,提高了污泥活性,降低了碳源投加量,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5)
为探究不同滤料和碳氮比对对虾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藤壶壳和聚乙烯(PE)作为生物滤料,考察了碳氮比分别为5、10、20、30时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尾水的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碳氮比分别为5、10、20时,藤壶壳组的总氨氮、亚硝酸盐去除率高于PE组,但碳氮比为30时,藤壶组和PE组的总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 05);藤壶组和PE组在碳氮比为20和30时,总氨氮去除率在30 h后均显著高于碳氮比为5和10时(P<0. 05),去除率高于98%;藤壶组和PE组碳氮比为10、20、30时,在30 h后亚硝酸盐去除率显著高于碳氮比为5时(P<0. 05),去除率高于93. 79%。综合本研究中不同滤料和不同碳氮比对水质处理效果的研究结果,并结合藤壶壳和PE的经济成本,建议尾水处理中碳氮比取20∶1,滤料取藤壶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