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轻工业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蓝莓浓缩汁流变特性及化学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强  王佳  韩春然  那治国  张娜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126-129,133
流体的流变学可为工艺设计提供有关数据,并有助于找出产品组成及加工工艺对流变性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AR1000型流变仪研究了浓缩蓝莓汁(60°Brix)在(20~60℃)范围内的流变特性。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研究的温度和浓度范围内,浓缩蓝莓汁表现为牛顿型流体,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可用阿雷尼乌斯(Arrhenius)方程来表示,浓度对粘度的影响可用指数方程来表示。推导出了温度和浓度对浓缩蓝莓汁粘度综合影响的方程式并比较了浓缩前后蓝莓汁化学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高压脉冲电场和热处理对蓝莓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汁为原料,比较了高压脉冲电场(PEF)杀菌和热力杀菌处理对蓝莓汁中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的蓝莓汁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EF可以有效杀灭蓝莓汁中的微生物;PEF杀菌对蓝莓汁色泽参数影响程度小;杀菌处理后,贮藏期内PEF处理和热处理对蓝莓汁的还原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含量影响较小,PEF处理较热处理能更好地保持蓝莓汁中的VC和花青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蓝莓汁为原料,进行了超高压(UHP)和热力处理对蓝莓汁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贮藏期内蓝莓汁品质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可以有效杀灭蓝莓汁中的微生物;超高压处理后,蓝莓汁表现出更诱人的颜色;贮藏期内超高压和热处理对蓝莓汁的总酸、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较小;与热处理相比,超高压处理能更好的保持蓝莓汁中的VC和花青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以经超高压处理(400MPa/IOmin)的鲜榨蓝莓汁为对象,研究其5周内在4℃、25℃、37℃贮藏条件下总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在以上三个贮藏温度下,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花色苷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反应的活化能Ea为55.75kJ/mol;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显著相关。4℃贮藏条件下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含量无显著相关,25℃、37℃下则呈负相关。此外颜色分析显示不同储藏温度下蓝莓汁a·值、b+值、C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上升,L+值下降,37℃下贮藏4周后蓝莓汁的色差△E〉2,已对其感官质量造成影响。由此表明低温短时贮藏有利于保特蓝莓汁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参花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通过去苦技术对人参花提取液进行处理,使人参花微苦的口味和独特的气味得到保持和改良。同时配以蓝莓汁和木糖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比,研制成良好风味且营养丰富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明胶和聚乙烯比咯烷酮(PVP)对蓝莓汁进行单宁的吸附研究。明胶吸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明胶吸附单宁类多酚物质的最佳条件为:作用温度30℃,作用时间30 min,按10 mL/dL添加质量分数为1%明胶溶液。单宁的脱除率可达65.60%。PVP吸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VP吸附单宁类多酚物质的最佳条件为:作用温度30℃,作用时间25 min,添加量5 g/L。单宁的去除率可达74.48%。  相似文献   
7.
以经超高压处理(400 MPa/10 min)的鲜榨蓝莓汁为对象,研究其5周内在4 ℃、25 ℃、37 ℃贮藏条件下总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在以上三个贮藏温度下,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花色苷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反应的活化能Ea为55.75 kJ/mol;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显著相关。4 ℃贮藏条件下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含量无显著相关,25 ℃、37 ℃下则呈负相关。此外颜色分析显示不同储藏温度下蓝莓汁a*值、b*值、C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上升,L*值下降,37 ℃下贮藏4周后蓝莓汁的色差ΔE>2,已对其感官质量造成影响。由此表明低温短时贮藏有利于保持蓝莓汁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蓝莓果汁贮藏中非酶褐变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三种不同蓝莓汁体系,并分别置于4、25和37 ℃下贮藏,以褐变指数(BI)、总酚、抗坏血酸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相关指标的变化对蓝莓汁非酶褐变进行评价,探究贮藏阶段褐变机理。结果表明,贮藏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加剧了蓝莓汁非酶褐变,其中总酚变化对非酶褐变影响较小;同时以5-HMF含量为主要指标,利用相减法得出抗坏血酸氧化分解反应是蓝莓汁非酶促褐变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美拉德反应,而焦糖化反应对非酶促褐变没有显著影响。可知蓝莓果汁贮藏过程中贮藏温度愈高,抗坏血酸非酶褐变速率越快,因而从某种水平上抑制5-HMF的生成来提高蓝莓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与微波处理对蓝莓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  王海钢  岳鹏翔  高学玲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7):235-239,244
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经验方程,通过对蓝莓汁分别进行热处理和微波处理,研究了两种处理过程中蓝莓汁中花青素含量、色泽(色度)及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关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和微波处理过程中蓝莓汁中花青素含量、色泽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并可用Arrhenius方程拟合(R2>0.99);热处理温度升高或微波处理功率增大,花青素和色泽的变化速率随之增大,而抗氧化能力随之减小;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所有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胡小露  刘卉  鲁宁  刘佳  高学玲 《食品科学》2012,33(16):229-23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莓汁及其发酵酒中有机酸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 8(4.6mm×250mm,5μm);流动相:NH4H2PO4(4g/100mL)溶液(磷酸调pH值为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室温。通过该方法检测蓝莓汁及其发酵酒中9种主要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异柠檬酸、莽草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其平均回收率为99.52%,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0.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