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3篇
轻工业   78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李嘉诚投资制造的人造植物蛋于6月13日正式在香港百佳超市发售。它以绿色、营养、低价为亮点,引起养殖业界、餐饮业界的惊奇和关注。人造植物蛋卖点:绿色营养、非转基因6月13日,获华人首富李嘉诚投资1.8亿港元的"人造植物蛋"公司Hampton Creek生产的人造蛋黄酱在香港正式发售,这是亚洲首个发售地区,该公司通过混合加拿大产青豆、南亚大豆等12种未经基因改造的植物粉末,制成"Beyond Eggs"人造蛋粉末。李嘉诚旗下的百佳超市经  相似文献   
2.
宋子烨 《中国油脂》2020,45(11):52-57
以类蛋黄酱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Turbiscan、流变仪、粒度仪、显微镜研究在pH 3条件下橄榄油与椰子油不同比例复配(10∶ 0、9∶ 1、8∶ 2、7∶ 3)的混油基对于乳清分离蛋白-蛋黄卵磷脂稳定的乳液体系流变性质及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椰子油比例增加,乳液黏度增加,弹性模量增加,橄榄油与椰子油质量比7∶ 3复配混油基制得的乳液具有最大的黏度和最高的弹性模量;所有乳液在4~40 ℃弹性模量下降,说明乳液在贮存、冷藏运输过程中内部结构完整,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蛋黄卵磷脂能够提高含椰子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乳液的冻融稳定性,并且椰子油比例越大(饱和程度越高),冻融稳定性提高效果越好;乳液冻融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橄榄油与椰子油质量比为7∶ 3>8∶ 2>9∶ 1>10∶ 0。  相似文献   
3.
4.
基于油脂的工程化食品蛋黄酱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蛋黄酱研究的情况,分析了不同改性基础的蛋黄酱研究的内容,预测了未来蛋黄酱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蛋黄酱的产生及发展沿革,制作机理、原辅材料配比、生产设备、生产流程及产品包装,并且还介绍了当前国外研究发展的动态。  相似文献   
7.
蛋黄酱加工技术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宁  钟瑾 《食品科学》1998,19(5):26-29
研究了蛋黄酱的制作过程,探讨了影响乳化效果的因素,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蛋黄酱产品的开发及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以8种市售蛋黄酱为原料,对其主要成分、粒径、微观结构、流变特性、质构特性、色泽、乳液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市售蛋黄酱粗脂肪含量为49.00%~73.70%,pH为3.37~4.08,粒度[D(4,3)]分布在4~12μm之间;蛋黄酱以乳滴的形式存在,为典型的水包油型结构;蛋黄酱的流变学性质表明蛋黄酱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弹性模量(G′)远大于黏性模量(G″),呈现出类弹性固体性质;质构分析表明蛋黄酱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良好的涂抹性;市售蛋黄酱的亮度(L*)、红值(a*)、黄值(b*)和总色差(ΔE*)差异显著;8种蛋黄酱的乳液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有利于蛋黄酱的储存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鱼皮胶原蛋白作为乳化剂在蛋黄酱生产中加入的最佳配方,配方为鱼皮胶原蛋白3%,蛋黄15%,醋酸0.3%,水10%。研究结果表明,鱼皮胶原蛋白代替部分蛋黄,起到一定的乳化效果,同时还能增加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磷脂酶A2水解蛋黄卵磷脂的工艺及产品的功能性质。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不需要外加Ca^2+,pH7.0,反应温度为50℃,加酶量为2000 U/g蛋黄,反应时间为1.5h,得到磷脂的水解率约为80%。功能性质表明,与普通蛋黄相比,改性蛋黄具有更好的乳化稳定性,乳化容量提高了近25%;改性蛋黄制作的蛋黄酱经受100℃,30min热处理不会有油析出,普通蛋黄制作的蛋黄酱几乎全部破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