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13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6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两个复制子相同的重组质粒导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中,考察了得到的转移接合子在培养和共生条件下的稳定性。发现带有质粒RK2 par基因的重组质粒pT2TX3K在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中无论在培养还是共生条件下都可以稳定存在,而不带有该基因的重组质粒pCK3在两种条件下都有一定程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2.
基于质粒的DNA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给出了一种基于环状质粒DNA计算的新方法,这种计算质粒包含一个特殊的插入DNA序列片断,每个片断定位在匹配的限制性内切位点,通过剪切和粘贴实现计算过程。论文同时给出了生物计算模型和相关的数学描述,这种模式的计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一个具链霉素(Sm)抗性并含无启动子CAT基因的广宿主启动子探针质粒PIJ3100,用鸟枪法在CAT基因上游的BamH1克隆位,或插入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用BamH1完全酶切的染色体DNA片段,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D8767在含链霉素的LB单板上筛选转化子。得到容量为6000个转化子的克隆群体,其中2%的克隆含有水稻白叶枯病菌启动子活性片段,在平板上表现氯霉素(Cm)抗性。在帮助质粒PRK2013的帮助下,通过三亲支配,将含有水稻白叶枯病菌启动子片段的重组质粒转移进野生型的水稻白叶枯病菌中去,在含链霉素的PSA平板上筛选1600个接合子,其中一个在平板上表现氯霉素抗性及含有组成表达的水稻白叶枯病菌启动子。随机选取200个平板上对氯霉素敏感的接合子,接种用氯霉素处理的水稻感病品种金南风,得到15个比对照明显致病的克隆。用其中一个含受水稻特异诱导启动子的重组质粒为探针,在水稻白叶枯病菌野生菌基因文库中筛选到27个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4.
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subtilis 168)染色体为模板PCR扩增出P43启动子,与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质粒pUBC19相连得到表达载体pUBC-P43,然后将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基因lipA克隆到载体pUBC-P43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质粒pUBCPL并转化B.subtilis TZ10.经中性红油脂平板、酶切和PCR方法鉴定得到重组菌TZ10/pUBCPL.宿主菌TZ10是B.subtilis DB104染色体缺失了lipA基因后获得.重组菌经初步发酵,以橄榄油为底物测定发酵上清液最高脂肪酶活力为49.1 U·L-1,而相应菌株DB104发酵最高酶活力仅为11.4 U·L-1.  相似文献   
5.
色谱技术是天然产物研究中重要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本文介绍了色谱法,并综述了其在中药标准品制备中的应用,最后对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第一批人凝血因子Ⅶ浓制剂国家标准品协作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协作标定第一批人凝血因子Ⅶ浓制剂国家标准品。方法 以 WHO 97/592批人凝血因子Ⅶ浓制剂国际标准品为对照,采用一期法标定我国首批人凝血因子Ⅶ因家标准品,并将标准品分别置4℃、22℃、37℃保存5个月,用加速破坏试验进行稳定性考查。结果 该批标准品效价为16.0IU/支,稳定性良好。其他项目均达到国家标准品要求。结论 已成功研制第一批人凝血因子Ⅶ浓制剂国家标准品。  相似文献   
7.
筛选到一株高效生产多糖的YX菌,油田先导试验证明该菌可以用于微生物调剖提高原油采收率(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经16SrDNA分析鉴定,YX菌属于肠内杆菌属(Enterobacter.),为跟踪监测其动态信息,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质粒pET-30a(+)-EGFP,利用CaCl2法将其转化至YX菌,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重组YX(GFP)工程菌的绿色荧光.结果表明YX菌可以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用于微生物采油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测试》2017,(Z1):15-20
数字PCR是一项不依赖校准物的DNA绝对定量技术,通过统计(泊松分布)反应室中的阳性信号来定量DNA的拷贝数。该文对转基因油菜Ms8质粒分子进行构建和纯度分析后,采用荧光定量PCR对质粒分子的可替代性、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考察,采用数字PCR对质粒分子进行定值,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数字PCR测得pMs8的外源基因和内源基因的比值及其不确定度为1.12±0.13,k=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转基因树突状细胞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抗淋巴瘤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采用人骨髓来源的髓系前体细胞,在人细胞因子IL-4、GM-CSF和INF-α诱导下,在体外生成大量树突状细胞。将制备好的含有IgVH1核酸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树突状细胞。转染成功的树突状细胞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激活特异性CTL细胞,与阳性表达IgVH1的人淋巴瘤Namalwa细胞反应,用3H-TdR掺入法观察CLLs对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结果 树突状细胞能够用脂质体方法转染IgVH1核酸质粒,并且有效递呈给外周血T细胞,对表达IgVH1的人淋巴瘤Namalwa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杀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体外诱导扩增的 DC能够转染 IgVH1核酸质粒,体外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重组质粒pMG36e-nisI-gfp在乳酸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带有nisI和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nisI-gfp转化至乳酸菌中,观察其在宿主内的稳定性.对重组菌进行了菌体形态、传代培养、质粒验证等研究,考察了该质粒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重组菌在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连续传代20代后,质粒丢失率低;菌体大小和形态基本不变;质粒经HindⅢ酶切后大小不变;GFP在第0、5、10、15和20代宿主菌中都可以表达,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在SDS-PAGE中的带型一致;初步的动物实验验证了该质粒作为遗传标记的应用效果.说明该质粒在宿主菌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