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4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5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药降香对酪氨酸酶激活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酪氨酸酶是生物合成黑素的主要酶。降香有促进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通过对中药降香的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促进酪氨酸酶活性作用的观察研究及降香提高酪氨酸酶活性的动力学观察研究,得到Lineweaver-Burk曲线、动力学回归方程及米氏常数Km值。为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激活黑素细胞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uh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NTs)-壳聚糖(Chit)复合物修饰电极制备了灵敏、稳定的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生物传感器.由于MWNTs-Chit复合物具有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电催化能力,Tyrr/MWNTs-Chit/GCE生物传感器在苯酚的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度(412 mA/mo1),低检测限(5.0nmol/L),较宽的线性范围(1.0×10-8~2.8×10-5mol/L)以及良好的稳定性(10天后仍保持93%的活性).把Tyr/MWNTs-Chit/GCE生物传感器进一步应用于大肠杆菌的检测,大肠杆菌在104~107 cfu/mL范围内与电流响应成正比;经过5.0 h的培养,进一步降低大肠杆菌的检测限至10 cfu/mL.  相似文献   
4.
研制多糖修饰电流型测酚酪氨酸酶碳糊电极.选择了麦芽糊精作为酪氨酸酶的激活剂,采用Nafion 117膜来抗阴离子干扰,聚乙烯亚胺(PEI)作包埋剂以抗阳离子干扰,论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以碳糊电极为基底电极的酪氨酸酶电极的各组分含量为:酪氨酸酶400 U,10%麦芽糊精溶液10μL,0.2%PEI溶液10μL,0.5%Nafion 117溶液2μL.所研制生物电极的工作条件为:工作电位-100mV vs.Hg/Hg2Cl2(s)电极,工作pH为5.40,测量时间1.0 min.在此测量条件下,所研制电极对苯酚的检测下限为5.00×10-8mol/L,线性区间为2.00×10-7mol/L~5.00×10-5mol/L,RSD=1.18%,RE=-0.60%.用所研制电极测定炼油废水中酚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加标回收率为100.7%.  相似文献   
5.
核桃多酚主要含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它们不仅能通过干扰酪氨酸酶活性而影响黑色素合成及黄褐斑的形成,也有很好的抗紫外线、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效,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护肤因子。本文就核桃多酚对酪氨酸酶的作用作一综述,为综合利用核桃资源开发天然植物祛斑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32):5-9
目的:探讨病理组织切片和外周血检测基因突变的一致性,不同EGFR敏感突变类型NSCLC患者一线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接受EGFR基因检测的晚期NSCLC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应用病理组织片和外周血检测基因突变结果的一致性,比较EGFR基因突变组与野生组的临床特征及2种EGFR基因型突变患者EGFR-TKIs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病理组织切片和外周血检测EGFR基因的一致性达0.8(P<0.05)。两组病理类型和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TNM分期、体力评分(ECO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9del组和L858R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9del组的中位PFS优于L858R组(P<0.05)。10例患者进行基因捕获与高通量测序法(NGS)检测发现,3例EGFR-TKIs治疗无效的患者中,存在PIK3CA突变2例。结论:病理组织切片和外周血EGFR基因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外周血基因检测可以成为临床无法取得病理组织标本患者的替代选择。EGFR-TKIs治疗EGFR突变,19del基因型患者预后可能好于L858R基因型,而下游基因如PIK3CA基因突变可能会引起EGFR-TKIs药物耐药,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酪氨酸酶催化乳清蛋白聚合,酪氨酸酶催化蛋白的条件为pH 7.0,温度50℃,时间为3 h,酶活添加量为1 000 U/g蛋白时,相对于没有通过酶处理的样品,蛋白的膜回收效率和膜通量明显提高。膜通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20%。蛋白回收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27%左右。乳糖的截留率降低8%左右。此时,膜总阻力R_t和膜孔阻力R_p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16%和33%。膜污染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酪氨酸酶催化蛋白膜过滤符合标准堵塞模型和饼层过滤模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以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从新疆桑叶粉末中提取桑叶黄酮。以L-多巴为底物,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该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桑叶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2 g·L-1。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效应,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和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366和873 mg·L-1。DPPH实验显示新疆桑叶黄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DPPH自由基氧化作用相对活性的IC50为25 mg·L-1,与VC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张凯  龚盛昭  孙永 《精细化工》2015,32(4):443-446
研究了总银杏酸(C13∶0,C15∶1,C17∶2,C15∶0,C17∶1)对酪氨酸酶单酚、二酚酶活力的影响及其抑制动力学。在28℃,p H=6.8的Na2HPO4-Na H2PO4缓冲体系中,测试总银杏酸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进程的影响、酶活性抑制率以及抑制动力学参数。实验表明,总银杏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总银杏酸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03 g/L和0.20 g/L。总银杏酸能延长单酚酶反应的迟滞时间,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效应。Lineweaver-Burk图显示总银杏酸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75.20 mg/L。  相似文献   
10.
薰衣草花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薰衣草花为原料,经体积分数为70%乙醇提取,将提取物浓缩成浸膏后用水分散,再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以L-DOPA为底物测定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及萃取后水相部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薰衣草花水相萃取物对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0.96 g/L,动力学研究表明,薰衣草花水相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其抑制类型为线性混合型抑制,对游离酶和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分别为3.00和12.00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